《圓形》教案 篇1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示
教材簡析:
本課是引導同學認識半圓形、并能通過自身的發明活動對半圓形進行藝術改造,變化出各種不同的景物。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嘗試把半圓形進行添加、組合,變化出各種不同的景物。
2、通過對半圓形的設計,激發同學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同學將半圓形變化出各種景物。
2、引導同學將剪貼出的景物組成有趣的畫面。
教學準備:
教師:實物投影儀、半圓形的教具若干,展示作品、制作工具。
同學:各種顏色的彩色紙、半圓尺、剪刀膠水、水彩筆、舊掛歷、畫報等。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活動一:
通過教師的活動啟發同學認識半圓形,并認識到其他半圓形的物體:
實物投影儀展示:半個月亮爬上來了,老師為它添上幾筆,它會變成什么?(同學提議,教師根據同學的回答把半圓形變成各種圖案。)出示課題:有趣的半圓形
活動二:
看書,分析平面的、立體的半圓形的做法。
讓同學通過討論找方法和可以利用哪些工具。
總結:剪、畫、綜合
教師把做好的各種顏色的半圓形貼到黑板上,請同學根據顏色說說這些半圓形都可以變成什么?
活動三:
以小海龜為例先分析再示范如何用半圓形的紙片制作。
最后將做好的小海龜選擇合適的背景粘貼。
活動四:
你想運用半圓形做什么?怎樣做?想好了就動手吧!
活動五:
同學將制作好的半圓形物體選擇適合的背景組成有趣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