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動物》教案 篇1
第四單元有趣的動物
第1課時 尋訪螞蟻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態度。
2、樂于對生物中的各種現象提出問題。
3、歸納昆蟲的特征。
4、認識動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教學要點:
《尋訪螞蟻》由活動“跟蹤螞蟻”引入。由兩個畫面組成:一個是靜態的畫面,奇奇、妙妙、探探聚精會神地觀
察著地面上的螞蟻;第二個是“動”的過程,三個小伙伴順著螞蟻長長的隊伍跟蹤追擊,由此進行探究的主題。
后面安排了幾個連續的探究活動:
小制作:“螞蟻”→觀察與交流:真正的螞蟻什么樣→比較:螞蟻的“兄弟姐妹”,歸納昆蟲的特征→展覽廳:
各種各樣的昆蟲,展示昆蟲世界的豐富多彩→拓展活動(查找動物準備過冬的資料)。
教學過程:
1、教學引入
196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英國化學家波特(george porter 1920~)曾經說過:“兒童是天生的科學家。”
這是因為,好奇幾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兒童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心,喜歡刨根問底,并且極富想象
力。這正是一個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動機和必備的素質。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尋訪螞蟻,看誰發現的多,看誰
能提出值得研究的問題?
(1)引入活動:尋蹤追擊。
第1個畫面:觀察并提出問題。是一個相對靜態的畫面。奇奇、妙妙、探探、究究聚精會神地觀察著地面上的螞蟻
。“螞蟻住在哪里?”“這些螞蟻排著隊干什么?”“咱們順著長隊去瞧瞧! ”。
第2個畫面,是一個動靜結合的畫面。四個小伙伴順著螞蟻長長的隊伍追擊。探探、奇奇跑的快一些,最先找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