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要聽公開課,這是小五班寶寶第一次上公開課,所以轉載了這篇文章~請家長朋友留意一下~~呵呵,廢話少說,上正文。
美術活動開始了,文章小朋友把手含在嘴里,眼睛不停的東看、西看聽課的老師。大概心理在想:怎么來了這么多老師啊!老師在講“吹泡泡”了,請小朋友用手與老師一起比畫泡泡。老師伸出雙手食指和大拇指比畫,只見文章小朋友伸出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交叉對著,然后看看老師,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指,感覺與老師的不一樣。就把食指對著食指、中指對著中指、大拇指對著大拇指,這下感覺與老師的一樣了,臉上露除了微笑。老師說“泡泡”像一個餅干,文章就把雙手靠近嘴“咬”了一口,并發出“咬”的聲音。老師說在教室找一找那些東西是圓形的,文章就把手伸到嘴里,看見我在看他,就一直望著我。這時老師說:“把拿勺子的手伸出來與我一起畫泡泡。”文章把右手食指伸出與老師一起畫泡泡,邊畫邊說“吹泡泡”。畫一下,看我一下,我暗示他看黑板,他就馬上看黑板與老師一起畫。這樣反復了四次。
解讀與對話:
解讀我觀察到孩子的情況。
1、美術活動剛開始時,文章小朋友沒有隨老師一起進入活動,而是在看聽課的老師。這是幼兒的心理特點所示,孩子的注意容易分散。
2、活動后老師請幼兒用手比畫圓形,用手比畫圓形時,文章剛開始比畫錯了。這是由于幼兒的空間知覺發育較完,空間概念還沒有完全形成。但后來文章看了老師手的動作后又比畫正確了,還把“餅干”咬了一口,這是孩子的具體形象思維所表現。
小班教學反思:幼兒《畫泡泡》活動
小小班教學反思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
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為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只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阿文的小毯子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于小班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沒考慮到小班的水平,在上阿文的小毯子時,提了一個教不醫回答的問題,我說:阿文在午睡的時候悄悄的對小毯子說了什么?對于提出的問題發現幼兒沒有一個答的出來,因為問的句子什么意思其實幼兒都還沒聽明白,以至于幼兒都不知道。其實作為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說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師范,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系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愿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啟發和提示,盡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小班教案教學反思(通用2篇)
幼兒小班教案教學反思 篇1
在活動前我認真的分析了活動教案,我覺得最后畫畫的環節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他們也許能說、會表達,但是不一定能把自己說的用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我把最后一個環節改成了在教室里下一場糖果雨,我想小班孩子的天真和童趣,會更喜歡這種有趣的情景體驗,也更容易讓他們感受故事中人們的快樂狀態。
在整個活動的執教過程中,自己覺得還是比較流暢的.,當然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當我拋出第一個開放性問題,如果那么多好看的糖果從天上像下雨一樣落下來,你會怎么做時,一下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的空間。有人說拿一把傘打開,把糖果接住;有人說伸出雙手接住;有人說快去撿;還有人說拿個網把它們網住。孩子們的回答讓我覺得欣喜不已,沒想到他們的小腦瓜里有這么多的鬼點子。通過分段講述故事,幼兒基本能在老師的提問中,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開放性的提問如果你是天空里的魔法師,你會下一場什么雨?又一次為幼兒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人說下一場蜜蜂雨;有人說下一場傘雨;有人說下一場蝌蚪雨等,最后我變成了魔法師,在教室里下了一場糖果雨(撒糖果),孩子們看到那么多五顏六色的糖果激動不已,都想去撿來吃了,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了此次的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不足的地方沒有在分段講述后完整講述一遍故事,讓孩子們有一個對故事整體的欣賞。從家長的反饋來看,她們覺得這樣的活動孩子的思維活躍了,想象力得到了培養,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了一些知識。當然我也會認真聽取有些家長的意見,如要多關注那些不主動舉手發言的孩子,調動他們思考和回答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