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孩子們進行了一次科學小實驗——“摩擦起電。”當我說出此次活動名稱時,孩子們瞬間都安靜下來,一個個都用很好奇的眼神看著我,求知欲望極其強烈。“摩擦起電?”小朋友們疑惑的說。“是的,知道什么是‘摩擦起電’嗎?”只見孩子們一個個搖頭,這時只見王珩寶貝大聲回答道:“摩擦起電就是摩擦后會起電。”“哎?王珩寶貝很聰明,那摩擦后又為什么會起電呢。”我問。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實驗。 于是我拿出已準備好的一堆紙屑,一根吸管。用吸管在小紙屑上滾動,讓小朋友觀察,發生了什么?吸管有沒有將紙屑給吸起來?小朋友都很仔細的觀察著,說:“什么事都沒有發生呀。”接下來,我將吸管在我的頭發上來回摩擦后,再次將吸管放在離紙屑不遠的地方,讓幼兒觀察,這時,奇跡發生了,只見小朋友們都很興奮的大聲說道:“咦?哎?快看,紙被吸起來了,真好玩兒。”“為什么之前紙屑不能夠被吸管吸起來,而現在又能夠將紙屑給起來嗎?這是怎么回事呢?”孩子們這時都一個個爭先恐后的回答說:“因為你沒有摩擦。”“這是一方面,那摩擦后便產生了什么呢?”我說。“電。”孩子們說。雖然孩子們說得不夠準確,但已經有些接近原理了。 最后當我總結吸管在頭發上來回摩擦就會產生靜電、吸管就能把小紙屑吸上來時,孩子們已經對這個游戲“躍躍欲試”了。
科學小實驗:當鵪鶉蛋遇到白醋
隨著百花齊放的春天的到來,媽家手工繪本類別的游戲已經漸漸淡出,春天了么,媽更多的是傾向于戶外活動。而且妞的大運動因為從小白天老人帶的多所以不是很好。要加強已經變的有點刻不容緩。所以室內的活動越來越少了。這天媽忘記在那里看到用白醋和清水浸泡雞蛋的試驗了,正好買了鵪鶉蛋給妞吃,于是媽決定帶著做個小實驗,找來當時裝喜糖的杯子,媽是一個喜歡收集各種東西的人,所以家里亂七八糟的東西真心多。這個小杯子的大小對于鵪鶉蛋來說正好合適不浪費白醋,哈哈。家里的白醋還是當時做巫師飲料剩下的。把鵪鶉蛋煮熟的,媽擔心生的會不好操作,于是把鵪鶉蛋煮熟了做的這個小試驗。
有保險膜蓋的是白醋,另一個是清水,用保險膜媽想著以防醋揮發。其實應該可以不需要的,最近我又做的第二次用的生鵪鶉蛋,也沒有蓋保險膜了。剛放進去的時候鵪鶉蛋是沉在醋底下的和水一樣,但是注意觀察,很快就會發生變化,
注意看到了沒,白水的沒有什么變化,依然是在水底,而白醋中的鵪鶉蛋發生了變化,表面都是氣泡,而且上升,脫去了花外衣。就像牙齒一樣,被腐蝕了。這個時候因為媽挪動位置,兩個杯子的左右位置發生了變化。
從杯子上面看,白醋中的鵪鶉蛋已經變成了白色,而清水中的沒有絲毫變化,接下來,媽沒有管他們,又在里面泡了一兩天,最后鵪鶉蛋的蛋殼完全被溶解掉了。
最后的結果就是清水中的沒有任何變化,白醋中的蛋殼完全消失,只剩下緊挨著蛋清那層膜。這個時候還可以跟孩子因勢利導的高速他們,蛋殼就跟我們的牙齒差不多,我們的牙齒如果泡在醋中也會發生被溶解的變化,媽剛才想是不是可以用小朋友掉的牙泡醋的試驗呢?
碎碎念:這個試驗的原理大家都了解得就是醋酸與碳酸鈣發生發生產生二氧化碳和醋酸鈣,對于四五歲的孩子,沒必要去解釋原理,只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的牙齒如果不經常刷就會像雞蛋殼一樣哦,就可以了。
小班科學小實驗教案(精選11篇)
小班科學小實驗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在愉快的游戲過程中,了解電池的用處,并嘗試安裝電池。
感知電池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與危害,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電池、電動玩具、廢舊電池回收箱
活動過程
一、幼兒玩玩具,引起幼兒探索興趣
1.引入
和孩子一起玩電動玩具,一些裝了電池,一些沒裝電池。
今天小朋友有帶了一些玩具來,老師都沒玩過呢,咱們一起來玩好不好?
2.猜想預測
剛才一些小朋友問我們,為什么他的玩具不會動也沒有聲音呢?(S:沒有裝電池、沒有電了。)
看看,是不是因為沒裝電池。
原來,電動玩具有個好朋友——電池寶寶。(出示電池)
找找你們玩具里的電池寶寶躲在哪里了?
我們把電池寶寶拿出來,看看電池寶寶長什么樣?(上面有一個圓圓的頭,下面有一個大一點的圓圓的身體。)
3.送電池寶寶回家
剛才小朋友說的真好,觀察的也很仔細,可是你們知道嗎?電動玩具們可不高興了。他們說沒有了電池我們都不能動,也不能唱歌了。這可怎么辦呢?
現在我們做一個游戲,叫“送電池寶寶回家”,我們來比賽,看誰的電池裝的最快,玩具第一個動起來。
(幼兒嘗試自己安裝電池。)
你們的玩具都高興了嗎?
為什么電池裝好了,可玩具還是不會動呢?我們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哦,原來是電池裝反了。原來電池寶寶有一個秘密:這兒突出的地方就是電池寶寶的頭,下面是電池寶寶的身體,在裝電池的時候,要找到玩具中的彈簧,然后把電池寶寶的身體朝彈簧上一靠就行了。(老師邊講邊演示。)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精選12篇)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 篇1
一、萊博瑞幼兒園科學小實驗:針筒水壓機
二、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水流動的速度跟壓力的大小有關。
(二)技能目標:
1、幼兒通過對針筒水壓機的安裝,鍛煉幼兒手部的小肌肉的發展。
2、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增強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三、探索要點:怎樣才能讓水流變快、變慢;探索路徑:出示兩個針管,問這兩個材料怎樣做實驗(幼兒分散回答)問:怎樣才可以讓小針管里的水到大針管里。(引導說出膠皮管);興趣點:水從針筒流到另一個針筒里;重點:水流動的速度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難點:幼兒使用針管的方法、用膠皮管連接兩個針管。
四、準備材料:
(一)幼兒材料:注射器2個、膠皮管1根、色素
五、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小朋友還記得我們以前做的小實驗嗎?(復習操作過程、原理)
2、出示本節課所需材料。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材料寶寶怎樣和我們一起做實驗。
(二)活動進行中
1、材料探索、感知材料
教師出示注射器,請幼兒觀察并說一說,在哪里見過,那么跟醫生用的打針的注射器有什么不同,如:沒有針頭。
教師再出示膠皮管,請幼兒摸一摸,說說它能干些什么?出示色素(注:提示幼兒色素的安全性)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先將色素調成色素水,在把一個注射器里吸入色素水,然后連接膠皮管,在膠皮管的另一邊連接沒有吸色素水的注射器。
3、總結:當推動針同時,我們給水一個壓力,水是液體的,遇到壓力后就會向另一個方向流動,壓力越大,流的越快,壓力越小流的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