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戰爭】
許多人都不愿提起南京。因為聯想到侵華日軍制造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便想落淚。——題記
面對曾經血洗過的南京城,面對那些受難同胞的墳墓,我的心痛了。曾經,曾經有多少無辜的人們被遭到殘殺,還連累到了許多孩子,和我們同樣是祖國未來的孩子們。他們本該擁有的不是那些支離破碎的生活,而是一個完整的家啊!
這使我想起了安妮?弗蘭克,一各漂亮又優秀的猶太女孩。她因為戰爭,原本豆蔻青春的安妮,卻在1942年躲避在一間沒有陽光,沒有音樂,沒有洋娃娃的幽暗密室里生活。她像所有少女一樣有深藏在心底的秘密,有她細膩的情感世界,有對生活的夢想……只是,她在這個花樣的季節里沒有了本該屬于她的正常生活。
在距離16歲生日只差三個月的時候,她死在貝爾森集中營里。1947年,死里逃生的父親將她遺留的日記出版。她的日記翻譯成55種文字,銷售約2400萬冊,成為僅次于圣經的一本最暢銷的讀物。
安妮的日記是戰爭時代的文學。從中人們看到了安妮的開朗與堅強,也看到了戰爭的殘酷。
戰爭,使強大的國家獲利,但是,在獲利的同時,多少的孩子在哭泣。他們的身體被炮火吞噬,他們的哭聲一次比一次強烈。他們只渴望一個正常的生活,一個完整的家。然而,為什么大人們不渴望和平呢?也許他們會這么想。每每看到戰爭中孩子們絕望的表情,我都很想再次呼吁:戰爭,愿你永滅吧!
【篇二:戰爭與和平】
是戰爭,還是和平?走在世紀邊緣,我們始終面臨著這樣一個兩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