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 篇1
一、什么是光污染
光污染問題最早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國際天文界提出,他們認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發亮造成對天文觀測的負面的影響。后來英美等國稱之為"干擾光",在日本則稱為"光害"。目前,國內外對于光污染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F在一般認為,光污染泛指影響自然環境,對人類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娛樂帶來不利影響,損害人們觀察物體的能力,引起人體不舒適感和損害人體健康的各種光。人的眼睛由于瞳孔的調節作用,對于一定范圍內的光輻射都能適應,但光輻射增至一定量時,將會對于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這稱為"光污染"。從波長十納米至一毫米的光輻射,即紫外輻射,可見光和紅外輻射,在不同的條件下都可能成為光污染源。
二、光污染的分類
白亮污染、眩光污染、人工白晝、彩光污染、激光污染、紅紫外線污染等
白亮污染:夏天,玻璃幕墻強烈的反射光進入附近居民樓房內,增加了室內溫度,影響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墻是半圓形的',反射光匯聚還容易引起火災。烈日下駕車行駛的司機會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墻反射光的突然襲擊,眼睛受到強烈刺激,很容易誘發車禍。眩光污染:
汽車夜間行駛時照明用的頭燈,廠房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等都會造成眩光。某些工作場所,例如火車站和機場以及自動化企業的中央控制室,過多和過分復雜的信號燈系統也會造成工作人員視覺銳度的下降,從而影響工作效率。焊槍所產生的強光,若無適當的防護措施,也會傷害人的眼睛。長期在強光條件下工作的工人(如冶煉工、熔燒工、吹玻璃工等)也會由于強光而使眼睛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