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導游詞 篇1
察爾汗鹽湖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青藏鐵路穿行而過。鹽湖東西長160多公里,南北寬20—40公里,鹽層厚約為2—20米,面積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可供全世界的60億人口食用1000年。還出產聞名于世的光鹵石,它晶瑩透亮,十分可愛。伴生著鎂、鋰、硼、碘等多種礦產,鉀、鹽資源極為豐富。
“察爾汗”是蒙古語,意為“鹽澤”。鹽湖地處戈壁瀚海,這里氣候炎熱干燥,日照時間長,水份蒸發量遠遠高于降水量。因長期風吹日曬,湖內便形成了高濃度的鹵水,逐漸結晶成了鹽粒,湖面板結成了厚厚的鹽蓋,異常堅硬。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鹽湖上還有一條長32公里的公路和鐵路穿行而過,是一座浮在鹵水上的“萬丈鹽橋”,公路和鐵路是格爾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鐵路的一段。
踞于巍巍昆侖山和祁連山之間的柴達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寶盆”之譽蜚聲海內外,而柴達木盆地的心臟則是赫赫有名的察爾汗。察爾汗鹽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鹽湖之一。它富足得令人驚訝的鹽礦資源和長達32公里的奇異“萬丈鹽橋”風光,使它的名字響亮了半個多世紀。
爾汗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察爾汗鹽湖海拔最低點為2200多米,由達布遜、南霍布遜、北霍布遜、澀聶4個鹽湖匯聚而成。格爾木河、素棱果勒河等10多條內陸河注入。“察爾汗”是蒙古語,意為“鹽澤”。鹽湖周圍地勢平坦,荒漠無邊,但風景奇特。整個湖面好象是一片剛剛耕耘過的沃土,又像是魚鱗,一層一層,一浪一浪。遺憾的是土地上無綠草,湖水中無游魚,天空上無飛鳥,一片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