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 州 慢 篇1
[教學構想]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語)一語中的地揭示了“讀”與“思”(賞)之間的有機關系,然現在學生大多忽視文學作品的賞讀,他們的讀往往帶有較大的功利性。或為完成背誦而有口無心地速讀,或為對作品有所了解而一目十行地默讀,這極大程度地抹殺了作品的內涵和意蘊。本節課我即意在倡導或強化學生的賞讀意識。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閱讀所發材料
2.閱讀課文,把握音節的停頓及語氣等,并根據課文注釋了解詞作的大意。
一.誦讀
這是習詞的第一步,通過直覺的感應去體驗詞的內涵。這是古人傳給我們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新的《教學大綱》對詩詞教學的要求。蘇軾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1.指名朗讀〔注意兩個層面:字正句順;語感(語氣、語速、節奏)〕
[補充] 誦讀的要領:平仄和押韻服從樂律的需要。詞牌不同,則平仄和押韻的規定不同。
①詞的節拍不像詩那樣整齊劃一,誦讀時要注意音節的停頓。如“猶/厭言兵”、“算而今/重到須驚”、“年年知/為誰生”等。………………節奏
②詞里的特殊句式,開頭用一字領起,稍作停頓,其義直貫本句及下句,稱“一字逗”,要讀出提示語氣。如“過春風十里”的“過”;“盡薺麥青青”的“盡”;“自胡窺江去后,……”的“自”;“縱豆蔻詞工,……”的“縱”;“念橋邊紅藥,……”的“念”等。………………語氣
③《揚州慢》的韻腳依次是程、青、兵、城、驚、情、聲、生;這些字要讀得短促而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