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 《尋隱者不遇》描寫詩人松下問童子的生活畫面, 體 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 借助字典、辭典理解詩句的意思.
3 能朗讀,背誦課文并能默寫,培養讀背古詩的興 趣。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新課
聽教師講唐代詩人賈島“推敲”的故事
板書:賈島
小結:唐代詩人賈島是很講究“推敲”的,他的詩自然質樸,是歷來為人所傳誦的名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詩《尋隱者不遇》
二 按小組學習,編演對話情景
1 齊讀詩句
2 下面同學們按四人小組,首先理解詩句的意思,然后兩個兩個的表演,看誰對詩句的意思理解正確。
分組表演,教師巡視.
(1 ) 指名表演
。2)其他同學提出異議
三 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 指名說出詩句的意思(說說描繪了怎樣一幅圖景)
只:只是 深:深度,指云霧很多
“只在此山中“之前隱去了一句問話。
我尋隱者,在松樹下遇到了一個孩子,那是他的小徒弟,我問他師傅的去向,他說師傅采藥去了。師傅就在這座山里,山上云霧迷蒙,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
2 體會感情
這首詩寫的是一次尋訪,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個是被尋訪的是隱者,理解“隱者”即隱居山林的人;一個是尋訪的結果是不遇,即沒有遇到;
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 (視頻展示臺)
這首詩采用問答體,是通過尋訪者向童子打聽師傅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寫的,這三番問答,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