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標兵事跡材料范文 篇1
陸軍,江蘇省南通中學專業技術二級崗位教師,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學化學教與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化學教學》編委。出版《讓教學成為研究》等專著,三次蟬聯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反思自己近40年的從教經歷,深感教師成長離不開終身學習,而且在從平凡走向卓越的旅途中,與完善自我、成就學生、繁榮教育對應的,有為己之學、為教而學和應教為學三重境界。
為己之學:完善自我
1983年,從揚州師范學院化學系畢業后,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成為我教師生涯的起點。
工作之初,面對師范教育“兩代師表一起抓”的發展要求,我在知識儲備等方面有力不從心之感。孔子曾用“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告誡大家,學習不應該是裝飾自己的“為人之學”,而應該是完善自我的“為己之學”。于是,我靜心為己之學,努力讓自己真正成為學生的“師表”。
一方面,我對照教學大綱,認真研讀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領會所教學科內容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我結合教學進度重修大學課程,實現大學與所教課程內容的有機融合。同時我廣泛閱讀相關書刊,及時了解學科動態,關注化學對其他學科以及社會、生活的影響,以夯實知識基礎和拓寬知識視野。每有外出學習機會,我都要到當地最大的新華書店“探珠尋寶”,而且總是滿載而歸。
經過短暫的適應期,我逐漸養成了在寬廣視野下思考教學問題的習慣。我開始經常引用大學教科書中的權威觀點,或結合自己實驗中獲得的數據與事實,深入分析學科問題,以提高認識的精準度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