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叔叔:他從小就失去了親人,但是他卻用愛心、用熱心孝順過不止一個母親;他對待自己吝嗇的近乎苛刻,但是對待國家和人民,他卻甘愿傾其所有;他每天如陀螺般忙個不停,但是利國利民做好事,他卻總是樂此不疲;他身材不高、分量不大,但是在人民心中卻高如斗牛、重如泰山……他是如此平凡、卻又如此偉大;他是如此默默無聞,卻又是如此聲名陣陣……他是誰?他就是——雷鋒!
在中國,他的故事婦孺皆知,雷鋒也早已成為“道德楷模”的代名詞。他用自己短暫的22年的生命,為后世帶來久久長長的“精神食糧”和“道德繁榮”,帶來長長久久的“緬懷”和“敬重”。
不僅如此,現(xiàn)如今“雷鋒精神”更被賦予眾多新的內(nèi)涵,并以不可阻擋之勢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地被不同膚色的人所傳揚。作為國人,我們驕傲、我們自豪,但是同時,也更深感肩上責任之沉重——因為雷鋒精神不僅需要我們來繼承,更需要我們來發(fā)揚,我們只有虔誠地接過這面鮮艷的道德旗幟,將它穩(wěn)妥地插在中國的領土上,才能安然地看著它迎風招展、綻放光芒!
講到這里,也許有的同學要問:我們現(xiàn)在還小,是個學生,我們又能做什么呢?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們能做什么?
雨后的早晨,你是否先于他人到來,悄悄清除了門前的積水?周末的晚上,你是否最后離開,偷偷修理了破損的門窗?過馬路時,你是否左右掃視,主動攙扶陌生的老人?乘坐公交,你是否前后張望,坦然迎視老人、孕婦和孩子的目光?公共場所,你是否會果斷地彎腰,撿起臟乎乎、皺巴巴的廢紙,大步流星送到垃圾箱?捐贈活動,你是否會慷慨地付出,倒出儲蓄罐中的最后一分錢,為災區(qū)人民送去最完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