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孩子們的自我中心都比較強,于是在幼兒園經常會看到孩子們之間爭搶玩具的現象。 這天,我剛把桌面玩具發完,ben就很委屈的跑來尋求幫助:“老師,chuck搶我的雪花片了!”于是,我來到chuck面前問道:“chuck,你搶ben的雪花片了嗎?”“我又還給他了。”chuck大聲的說。“嗯,好孩子,以后不能搶小朋友的東西,知道嗎?”“知道了。”我剛想走開,繼而覺得不妥,chuck平時雖有點調皮,但還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為什么會搶別人的玩具呢?于是我蹲下身來,摟住chuck的肩膀,問道:“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么要拿別人的玩具?你自己不是有嗎?”“我少一個雪花片。”chuck不高興的說。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個小飛碟,只缺一個雪花片就完成了。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樣子對他說:“老師教你一個辦法,你照老師的辦法去做,一定會得到一個雪花片的!”chuck饒有興致的把耳朵湊過來。聽了我的“秘訣”,他就高興的點點頭,來到ben的面前說:“ben,我的小飛碟就差一個雪花片就完成了,你能借一個給我用用嗎?我用完了會還給你的!”ben看了看他手中的小飛碟,爽快的答應了。我借此機會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chuck的有禮貌和ben的樂于助人,并號召全班小朋友向他倆學習。 這件事使我想到,教師們在處理各種事情時,僅僅充當一個公正的老師是不夠的,而利用一切機會教孩子與人交往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中班雪花片游戲教案(通用2篇)
中班雪花片游戲教案 篇1
【中班雪花片游戲教案】
一、 活動目標:
1、 觀察感知物體的特征,嘗試按自己的標準給物體分類。
2、 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分類方法。
二、 活動準備:
大小、形狀、顏色不同的雪花插片(兩種形狀、兩個大小、兩種顏色差異),每人一份
三、 活動過程:
1、 感知雪花片的特征,嘗試將雪花片分成兩份。
☆教師:看看小朋友的面前有什么?有哪些雪花片?它們有什么不同?
☆鼓勵幼兒先和同伴講講自己的發現,再請部分幼兒說出雪花片形狀、大小、顏色不同。
☆教師:雪花片要回家了,一樣的雪花片要住在一起。想一想,哪些雪花片可以住在一起呢?請你試著分一分。 ☆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嘗試按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吧雪花片分成兩份。
2、交流不同的分類方法。
☆教師:有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自己分好的雪花片拿上來給大家看,說一說你是怎么分類的?
☆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分來后的兩份雪花片,有錯誤時討論
并進行調整。
☆鼓勵使用不同分類方法的幼兒大膽的在集體中講述自己的分類方法和結果。
☆師生共同總結分雪花片的不同方法,感受多角度分類。
3、嘗試用各種方法再次將雪花片分成兩份。
☆鼓勵全體幼兒窮盡所以辦法,講雪花片分成兩份。 ☆分好后請同伴之間講一講自己按什么標準分類的,每種雪花片各幾片
中班雪花片游戲教案 篇2活動目標:
1、運用撕撕、拼拼、貼貼、涂涂的方法制作美麗的雪花。
2、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初步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七彩雪花(精選7篇)
七彩雪花 篇1
活動目標
1、 學習隨意把紙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鞏固撕紙的能力。
2、 鞏固對紅色、黃色、綠色的認識,認識新顏色藍色。
3、 能積極參與活動并體驗活動的愉悅。
活動準備
1、 各種顏色的彩紙。
2、 課前學會歌曲《小雪花》。
3、 人手一個操作盒。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小雪花》
老師:寶寶們,現在是什么季節?
老師:你見過的冬天是什么樣子的?
老師:對了,冬天還會下雪,那我們前幾天唱過的《小雪花》你們還記得嗎?
老師:那現在跟著小胡老師來唱一唱,好嗎?
老師:某某寶寶,雪花是怎么從天空中飄下來的,你能學一學嗎?
老師:某某寶寶,你見過的雪花是怎么從天空中飄下來的,你也來學一學?
老師:現在我們寶寶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學雪花飄,好嗎?
2、引導幼兒學習用撕紙的方法表現雪花
老師:寶寶們,雪是什么顏色的?
老師:小胡老師卻見過七彩的雪花,你們看!
(這時老師灑出七彩雪花,并說下雪了)
老師:這些雪是什么顏色的?
老師:哦,有很多顏色的,所以是五顏六色的,是七彩的雪花。
老師:寶寶們,你們想不想也來下雪?
老師:那我們要先來做雪花,先看看小胡老師都為你們帶來了那些顏色的紙來做雪花?
老師:這是什么顏色的?這是什么顏色的?
(依次出現顏色,重點認識藍色)
老師:好了,現在先來看小胡老師是怎么來做雪的?
老師:對了,是撕的,看看小胡老師是怎么撕的,從盒子里面拿一張你最喜歡的顏色的紙,然后兩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紙,一個手用力往下撕,這樣一片雪花 就撕好了。
晶瑩的雪花(精選2篇)
晶瑩的雪花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美麗的雪花及冬天的表現,使學生體驗冬季的特點。
2、初步學唱歌曲《鈴兒響叮當》,體會歌曲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育學生要學習雪孩子勇敢、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
2、體會歌曲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
三、教學準備
錄音機、課件、沙錘、剪刀、雪花剪紙、布袋。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鈴兒響叮當》,自由做動作進教室。
2、隨音樂做律動。
(二)、新課教學
1、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嗎?
2、老師 出示五幅圖,引出有趣的故事《雪孩子》。
3、講故事《雪孩子》,感知故事中人物的心靈美、語言美、音樂美。
“雪,下個不停,一連下了好幾天。一天,天晴了……
4、啟發學生討論:我們應該向雪孩子學習什么?
5、請同學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來表演。老師準備好各種頭飾。
6、雪孩子為救小白兔,犧牲了自己,同學們想不想讓他回到我們身邊,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新歌《鈴兒響叮當》。
(三)、歌曲教學《鈴兒響叮當》
1、聽歌曲范唱,讓學生對歌曲有整體印象。
2、分句跟著老師學唱歌詞,加深對歌曲的印象。
3、隨著樂曲旋律自由哼唱、拍手
4、鼓勵學生用合適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5、每年圣誕節,圣誕老爺爺都要給我們送來精美的禮物,讓我們來一起制作圣誕節的禮物吧。
《雪花》教案(通用12篇)
《雪花》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每次晨間活動玩雪花片,總有幾個小朋友會拿著雪花片來問我:“王老師,這兩個雪花片看上去不是一樣的嗎?怎么會插不進去呢?”我總是說:“你再看看哪,它們真的是一樣的嗎?”在整理玩具時因為放錯雪花片而產生的爭論也時常出現:“這不是放在這里的。”“這是放在這里的。”……為了使幼兒能準確地辨別它們,我結合主題活動《比一比》,設計了這一綜合活動《相似的雪花片》,讓幼兒通過看看、摸摸、比比的形式,發現雪花片的不同之處,從而能快速、準確地區分它們。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兩種雪花片的不同之處,并能快速、準確地區分它們。
2、練習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線中走,掌握平衡的動作要領。
3、樂意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活動準備:
1、每組兩種雪花片若干,每個幼兒2個盒子。
2、塑料小筐4個,場地中間畫4條長3—5米,寬25厘米的小路,小路一端放上雪花片。
四、活動過程:
1、出示兩種雪花片,引起幼兒注意。
師:這是什么?(雪花片)雪花片可以做什么呢?幼兒回答。
2、尋找相同點。
(1)師:這兩種雪花片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幼兒討論回答。
(2)教師小結:它們的形狀一樣,都是圓形的,大小也一樣,它們都是塑料的。
(3)師:那它們可以插在一起嗎?為什么?幼兒回答后,請幼兒動手進行操作。
(4)教師小結:哦,原來它們看上去像是一樣的,實際上是不一樣的,它們一個厚,一個薄,所以不能插在一起。那它們還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關于《雪花》的優秀教案(精選14篇)
關于《雪花》的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帶孩子們一起感受賞雪、玩雪的快樂。
2、通過觀察,讓幼兒了解雪花的特征。
3、通過折、剪,促進幼兒小肌肉群的協調發展。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
讓幼兒掌握三等分對折的方法。
教學難點:
幼兒能夠按照所畫圖形剪掉陰影部分。
教學準備:
1、情境準備:選擇冬天下雪的天氣。
2、材料準備:放大鏡黑紙片《雪花》圖片白紙若干。
3、經驗準備:有在戶外玩雪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帶孩子到戶外玩雪感受賞雪、玩雪的快樂。
1、孩子們,現在我們出去玩雪,你們看一看,雪花是什么顏色的?它一片一片落下來像什么?
2、雪花落到了什么地方?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豐富幼兒詞匯,如:雪花落到了樹枝上,樹枝上掛滿了……,雪花落到了屋頂上、大地上厚厚的像……)
二、觀察雪花。
接一片雪花,讓幼兒感知雪的特征,觀察雪在手心融化的過程。
1、雪花落在你的手上是什么感覺?咦,雪怎么不見了?
2、請用黑紙片接住小雪花,用放大鏡看一看,雪花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觀察并得出結論。(小雪花有六個花瓣毛絨絨的)
三、學剪小雪花。
1、教師出示《雪花》圖片,展示雪花的各種形態。
2、出示白色正方形的紙和剪刀,引起幼兒注意。
3、教師示范剪《雪花》,幼兒認真觀察學習。
交代剪雪花的步驟,折的過程中重點讓幼兒掌握對折后三等分對折的方法,折好后讓幼兒畫上圖后再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