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洋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演奏《喜洋洋》樂曲,感受音樂ABA的結構和樂曲喜洋洋的情緒。
2、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著音樂打擊樂器演奏,享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ppt、打擊樂器(雙響筒,碰鈴,鈴鼓)
活動重點:演奏《喜洋洋》樂曲,感受音樂ABA的結構
活動難點: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著音樂打擊樂器演奏
活動過程:
一、傾聽音樂,感受音樂情緒。(約2分鐘)師:我們來聽一首曲子,聽完說說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么樣?
幼1:聽起來很熱鬧(感覺很熱鬧)
幼2:很歡快
幼3:像過年了
師:這是一首很歡快、熱鬧的的樂曲,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有時會聽到,感覺喜氣洋洋的、很開心,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我們再來聽聽這首曲子,大家聽聽這個音樂可以分為幾段?
二、 聽辨樂句節奏,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約20分鐘)
1、出示樂句節奏圖譜,感受樂曲ABA結構(約15分鐘)
師:音樂聽完了,你覺得這個樂曲,能分成幾段?
幼1:兩段師:聽得很認真,還有其他的嗎?
幼2:三段師:為什么這樣分段?
幼:第一段很快,有點熱鬧,第二段有點慢,第三段又很快師:聽音樂的感受不一樣,所以表達也不一樣,是的這個音樂是ABA式的三段體,第一段感覺很熱鬧,像一群人在敲鑼打鼓,第二段很舒緩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開開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重復第一段)師:出示PPT,這里有兩條樂句的節奏,一條是A段的,一條是B段的,你們來聽一聽那句是A段的,那句是B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