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宗祠的倡議書格式范文 篇1
各位族友:
我黃氏始祖峭山公,出身名門望族,樂善好施,為四方百姓景仰,21子傳遍全國,明初自江西遷徙至湖南,卜筑醴陵,為我醴陵黃氏之始祖,嗣后族裔繁衍,枝繁葉茂。
醴陵黃氏現有子孫數萬,大小分支幾十處,廣布于醴陵、湘潭、萍鄉、武漢、新疆、云南等地,自明清至今,醴陵黃氏生生不息,興旺發達,且人才輩出,代代繁昌。
而今,國泰民安,欣逢盛世,新增清明假期,更讓我們后輩念祖之心大盛,然先祖之魂渺渺不知歸處,后人花枝紛飛,想深深叩拜茫茫不知何方?請回英靈,孝心供養,告慰先人,方不辜負人才濟濟之黃氏,不枉了昌盛繁榮之太平。
經數次商議,決心把我黃氏宗祠總堂重新修建,選址醴陵嘉樹楓林村,為了工程早日落成,使我族先祖有安居之所,望我族積極行動起來,為宗祠建設增磚添瓦,慷慨捐資,籌委會決定:為捐資者立碑著傳,流芳后世,讓后人永遠頌揚他們積極行善之功德,我族先祖,英靈在上,必將保佑我子孫后代身體健康,生活幸福美滿!
20xx年4月1日
修建宗祠的倡議書格式范文 篇2
武夷山市吳屯鄉大渾村是衷姓人口的聚居地,全村三百多戶中衷姓人口占一半左右。不僅如此,據有關資料,大渾村或是閩北地區衷氏的發祥地。隋朝大業年間,東魯(今山東省境)哀氏為了逃避隋煬帝楊廣之亂輾轉來到現在的福建,其最后安家落戶之所便是現在的大渾村,而當時率領族人入閩的哀永昌也成為閩地衷氏的始祖,稱永昌公。衷姓是由哀姓演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