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吟誦背誦中感受本詞語言清麗自然的特色。
2、體會本詞的意境,感悟詞人所表達的深刻感受。
教學重、難點:
能熟讀成誦并正確默寫。
能理解詞作大意,領會作者創作意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你對作者了解多少?
作者和詞作的簡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十三歲時,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是北宋前期較早的詞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貴悠閑的生活,但他的詞藝術成就較高,能以疏淡閑雅的語言寫出較深的含義,音韻和諧,意境清新。
這首詞選自《珠玉詞》。“浣溪沙”是詞牌名。《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兩闋(也叫上下兩片),各有三個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個平聲韻。這首詞寫作者在暮春時節的思緒,表現了年逝的傷感。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傳誦名句。
二、學習過程:
1、朗讀詞
注意停頓和節奏
2、賞析:學生自由散讀,結合書下注釋,初步理解本詞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1)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曲:一首。新詞:剛填好的詞,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氣舊亭臺。去年天氣:是說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
(3)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么時候回來。
(4)無可奈何花落去。無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謝,點明節令是暮春。
(5)似曾相識:意思是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