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課堂廣播稿精選范文 篇1
考試焦慮是當前學生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之一。據調查,大約有15%的學生對考試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適度的焦慮對于調動和發揮學生的潛能,積極地投入復習和考試是一件好事,但是過度的焦慮就會起干擾和破壞作用了。那么應該如何消除考試焦慮呢?
一、營造氛圍
考試是一次再學習的機會,是鞏固、加深和理解已學知識的途徑,是衡量學業成就的一種方式。因此,每一位考生都應該以一種平常心來對待考試。
二、認識自我
正確認識自我,才不會因為低估自己而喪失機會,也不會因為高估自己而陷入困境。
考試臨近,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狀況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為自己定下一個較為現實的目標。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夠,鼓起勇氣、樹立信心、戰勝自我。事實上,考試是考查學生平時實際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關口”,只要正常發揮,把會做的題目都做出來了,就會取得屬于自己的好成績。
三、松弛訓練
考生不妨試一試:放松地坐著,雙腳著地,與肩同寬,排除雜念,意念集中。然后用暗示的方法,自己給自己下達松馳的指令,從頭部開始,到頸部、胸部、腹部、雙手,最后到雙腳。每天做一次,每次約10分鐘左右。
松弛訓練的要點是先緊張后放松,在感受緊張之后再充分體驗放松的效果。比如腹部放松就是先收腹,保持10秒鐘左右,然后放松。
四、積極暗示
堅信考試焦慮是可以克服的,反復對自己說“我感到很輕松”,樹立“自己一定能考好”的信心。考生自己可以編一些鼓勵自己的話,如“這次考試我一定能考出水平來”,“這道題難度不小,我不會做,別人也未必知道如何做”。平時腦海里有緊張的念頭時就用這句話來壓它,這種積極暗示的方法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