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2 感知體驗每個人都是自己情緒的主人,對于自己的情緒具有選擇權。
3 了解各種情緒都有價值,探討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方法。
[活動重點]
探討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學習單、物資:項鏈、小袋子、大書包、口罩、圍巾
[活動設計]
環節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熱身游戲
1、 游戲:我有決定權
同學們,我們先在做一個游戲叫我有決定權。我將請四位同學上來,這里有四件東西,每人選擇其中的一樣,你可以選擇戴或者不戴,10秒鐘的決定時間。(開始游戲)好,現在我們的規則發生一些變化。這些東西已經不再是東西,他們表示的是情緒。口罩不再是口罩,它表示的是憂傷。好,你可以決定這種情緒要或者不要。(開始游戲)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選擇,你選擇了“快樂”,說說你的理由?(依次提問)(對于這個游戲,你有什么體會?)
2、小結:游戲中,對于物品我們可以決定戴或不戴,同樣,我們的情緒也可以有自己決定要不要。這節課,我們討論的話題就是我的心情我決定——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心理暗示的影響。
模擬示范
1、引語:在剛才的游戲中,很多人都選擇快樂、高興;拋棄憤怒、憂傷,有誰愿意接受憤怒、憂傷這些不愉快的情緒?說說你的理由?有誰愿意接受適度的緊張?憂傷?
2、小結:看來每種情緒都是有他的價值的。
3、請上剛才不愿意接受憤怒的同學。提問:現在你愿意接受這一點點的憤怒嗎?(學生:愿意。老師把小包掛在他的身上)
4、活動:可是,生活中有時不止這一點小小的不愉快,很多事情讓你心煩意亂,你憤怒的砝碼增加了。(掛上中包)你能承受嗎?你的不愉快越來越多,好朋友不理你,老師批評你,父母誤解你。(掛上大大的、重重的書包)你還能承受嗎?如果讓你一直背著,你的感受是?有一類人,他把自己裹了起來(用雨衣包裹),所有的心事都壓抑在自己心里,你覺得他這種處理方式怎樣?(采訪模擬的同學:你會這樣做嗎?那你會怎樣做?)好,你會卸下來,請你把書包狠狠地砸在地上。現在的心情怎么樣?同學們,他剛剛砸的如果是一個人,如果你是被他砸到的人,你的感受是?如果你是被他狠狠踢到的人,你的感受是?如果你是被他狠狠拳打腳踢的人,你的感受是?(采訪不同的同學)
心理健康教學設計: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心理健康教學設計方案 體育課中發展
一、教學設計思想在新《標準》“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指導下,根據初三學生的鍛煉特點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教材內容。本階段考慮到初三學生即將畢業進入高中這一特點,把“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擺在了較為重要的位置,力求在教學中創造和諧、平等、友愛的運動環境,發展學生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學生對群體、對社會的責任感,建立高度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潛能,運用新穎的教材內容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通過小組自評和個人評價,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別差異,進行合理的分層次訓練。逐漸將教學目標由隱性轉變為顯性,讓學生通過實踐形成相互信任、團結合作的行為習慣。二、教材分析1)教學內容:高空救險 野外探險。2)教材特點:發展團隊精神及合作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教學價值:在實踐中,讓學生增進友誼,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發展人際關系,體會融入團隊的重要性,達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目的。4)教材重點:相互信任,團結協作。5)教材難點:心理承受能力及信任感。三、學生特征分析1)從生理角度看,初三學生的心率和血壓逐漸與成人接近。由于青春期性腺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內分泌功能不穩,加上心臟生長迅速,血管口徑增長落后于心臟生長,少數人會出現青春期高血壓。這時應注意勞逸結合,適當減少運動負荷。2)從心理角度看,學生進入初三學習階段,面臨激烈的學習競爭和沉重的中考壓力,許多學生會產生悲觀、失望、對同學不信任等情緒,進而導致憂郁、孤獨等各種心理障礙。此時應注意培養學生對他人對群體的信任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單元教學計劃教學目標:通過本單元的教學,減少學生情緒上的壓力,正視困境,減少對危機感的恐懼,鍛煉學生在困難和壓力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對自我對他人的責任感,增強集體凝聚力,逐漸發展人際關系,建立真誠的友誼,使學生充分認識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從而達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好吃的芹菜》教學設計(精選5篇)
《好吃的芹菜》教學設計 篇1
秋天是芹菜豐收的季節,可是擁有特殊味道的芹菜讓小朋友們喜歡的很喜歡,不喜歡的碰都不要碰,每次幼兒園吃芹菜,總有部分小朋友把芹菜留在碗里磨蹭半天也不動口,有的小朋友在老師的鼓勵下愿意吃幾口,有的小朋友就是不愿意吃。結合《美麗的秋天》主題,我們開展了健康活動《好吃的芹菜》,幫助幼兒在認識芹菜、了解芹菜營養的基礎上愿意吃芹菜。
活動前,我讓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根芹菜。我先請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說一說自己帶來的芹菜,在一陣觀察討論中,孩子們對芹菜的外形特征、營養價值自己食用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這是第一次跟新鮮芹菜的親密接觸,孩子們都顯得非常興奮,把自己手中的芹菜當寶貝一樣看待,甚至平時吃芹菜時總找各種理由推脫的小朋友在同伴的影響下也覺得自己手中的芹菜有一股清香的味道。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幼兒養成健康的習慣,也就是愿意吃芹菜。經過了前面的鋪墊,小朋友們對芹菜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朋友們看著摸著聞著手中的芹菜,不由地想嘗嘗自己帶來的芹菜的味道。于是,小朋友們開始在我的指導下擇芹菜,洗芹菜,一個個干的有模有樣。在擇芹菜的過程中,小朋友們發現芹菜桿子上有很多莖,我告訴孩子們這就是芹菜的纖維,食物纖維可以幫助我們消化,掃清身體的垃圾,所以芹菜有通便的功效。聽了我的介紹,小朋友們都舍不得把桿子上的莖擇掉。洗完芹菜,孩子們這個瞪大眼睛看著我把芹菜汆燙、切段、調味,還沒有分盤,就迫不及待的湊過來,有的說:“好香呀,好想嘗一嘗。”有的說:“我覺得這個芹菜肯定比我們平時吃的好吃。”開始品嘗芹菜,連平時不愛吃芹菜的小朋友都吃的津津有味,一個勁說:“這個芹菜脆脆的,有一股濃濃的麻油味,真好吃。”最后,一盤芹菜全部被吃光,小朋友們摸著肚子舔著嘴巴說芹菜真好吃。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學設計(精選4篇)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網絡具有虛擬性、兩面性等特點,對待網絡既不因為害怕而回避,也不因無知而上當受騙。
(二)學會自我保護,遵守網絡規則,享受健康的網絡生活。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難點:如何抵制網絡垃圾(黃毒)的誘惑;正確理解“網絡世界不是隨心所欲,它和現實世界一樣需要遵循共同的規則”的道理。
教學重點:使學生懂得“網絡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讓學生學會在網絡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有效方法,積極預防網絡危害。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七嘴八舌話時尚
展示“mm、gg、pp、88、9494、cu”等網絡時尚詞語,學生解釋這些網絡語言的含義。
(二)大組pk賽:全神貫注考眼力
播放flash短片
以“網絡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便捷?”為考題,進行組組對抗。
(三)忐忑不安求幫助
以qq聊天時收到不明網址為話題,請求學生幫助“我可以點擊嗎?”
讓學生理解“網絡具有不安全性”,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時時提高警惕。
(四)奇思秒想猜結局
出示漫畫《尷尬的約會》,學生猜漫畫結局。
讓學生理解“網絡具有虛擬性”,不要輕易將自己信息告訴對方,不要輕易與陌生網友見面。
提問:如果你準備去約會網友,你會如何保護自己?
溫馨提示:誘惑永遠存在,陷阱就在身邊。只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才能免受傷害。
展示材料:《上網買手機被騙千余元》(進一步演繹結論)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學設計1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學設計
1.【教學內容】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是八年級思想品德第六課的第二框題,學生在第一框中學習了網絡交往的一般特點(無限性與兩面性),能從對網絡正面作用的正確認識與合理使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快樂。而本框兩目則側重于如何避開網絡傷害,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主要從學會自我保護與遵守網絡規則兩方面來談。沒有對網絡正面作用的正確認識與合理使用,不能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快樂;沒有對網絡負面作用的正確估計與及時過濾,不僅談不上享受,還會受到傷害。因此,只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趨利避害,我們才能享受健康的網絡生活。 2.【學生分析】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成為新的網民。由于互聯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負面信息撲面而來,缺乏自制力的中學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導致各種違紀違法現象頻繁發生,造成很多家庭與社會問題。另一方面,網絡交往的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處于各種情感饑渴狀態的學生一旦上網,容易陷進去不能自拔,也可能在無意間參與其中,推波助瀾,破壞網絡。因此,學生需要在學習中明確自己在網絡中的權利和義務,懂得網絡交往的規則,了解網上自我保護的知識,培養網上自我保護的能力,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3.【設計思想】
教法的根本是學法,只有把“學法”交給學生,才能達到不教。本課主要以學生探究活動和教師的點撥指導為主,同時輔以對現實生活問題的解決,以學生主動體驗、探究學習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網絡交往為背景,以培養學生面對現實生活、正確進行網絡交往的需要為落腳點,擬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學設計
授課者:三明市列東中學 林秀芳 指導者:三明市教科所 王畢珍
【教學內容】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二節《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學情分析】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成為新的網民。中學生作為網絡交往的主體,既參與構建網絡文化,同時也深受網絡文化的影響。其中,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處理網下生活與網絡生活的區別,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網絡上;網上信息良莠不齊,受不良信息的影響,缺乏自制力的中學生很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因此違德違紀違法。由于網絡環境不是十分干凈,學生在享受網絡交往帶來樂趣的同時,也深受一些網絡危害的侵害。中學生該如何保護自己?避開網絡危害,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是現在中學生教育中存在的一個重要課題。
【鏈接課標】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了解我與他人、我與社會的的道德規范”,“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辨別是非的能力,能夠負責任地做出選擇”,“熱愛科學、尊重規則、尊重法律”,“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遵守網絡規則的意識,享受健康網絡生活的追求。
能力目標: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培養網上自我保護的能力,遵守道德、踐行法律的能力。
知識目標:知道網絡的“利”與“弊”和網絡交往規則,掌握網上自我保護知識。
【教學策略】
教法選擇: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分析歸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