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即將啟動 mpa 項目。 因為 mpa ( master of publicadministration)被譯為“公共管理碩士”,即其中的administration被譯成“管理”,而不是如以往那樣更多地譯成 “行政”,因此, mpa內涵的外推使得公共管理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如此受人關注。我們認為,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實踐的角度,公共管理都存在著許多重大問題尚未討論清楚,十分有必要對其展開爭鳴。比如,public administration 與public management都翻譯成“公共管理”, 它們之間的區別究竟在哪里?難道僅僅是適用層次不同?有些學者認為,administration指層次高的管理,management指層次低的管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國研究生專業目錄在管理科學類中, 把一級學科“公共管理”定為“publicmanagement ”, 而把二級學科“行政管理”定為“publicadministration”的看法,似乎從道理上講不通。①同樣,在 mba 中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譯為“工商管理”, 這里所用的administration,又如何用層次的高低來解釋?也有人認為management主要用于操作層面,更多地從技術角度討論管理問題。如果仔細查閱中外管理學的相關?
目前我國已有許多專家學者正在研究公共管理問題,比如廈門大學陳振明教授在他主編的《公共管理學》一書中介紹了西方政府管理(行政學)的發展與演變歷程中所出現的三次范式轉換,即從公共行政學到新公共行政學,再到新公共管理學的三次重大突破。②國家行政學院季明明教授在“當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實踐與公共管理學的崛起”一文中也指出,當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極大地沖擊了傳統公共行政學體系,為公共管理學科的崛起作了鋪墊;公共行政、公共事務、公共政策構成了公共管理學科的三大支柱。③綜合上述兩位專家的看法及其他國內相關文獻,應該說在對公共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的討論中,有兩點看法是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