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人們從你的勞動中得到了好處和快樂,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并說說課文的中心思想,培養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了解三個牧童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2.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二、指名朗讀全文,檢查預習情況,糾正不正確的字音
三、自己出聲讀全文,思考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并說說課文的起因是什么?
四、分析課文的起因
1.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幾個學生說說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么樣?把表現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
4.讀所劃的語句,說說他們為什么這么快樂?結合上下文說一說。
五、朗讀課文起因部分,讀出他們快樂的心情
六、朗讀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激發興趣
二、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三、十年后,三個牧童已經變成三個青年,他們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
四、朗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兩次說的話劃下來
五、朗讀全文體會“幸!钡暮x,并想想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自己思考;
2.小組討論;
3.大家討論得出:幸福是靠勞動,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從而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