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成長的幸福——《懷素寫字》聽課隨感 篇1
在這樣一個飄逸著漠漠輕寒的初冬下午,踏進整潔干凈的季市中心小學的校園,又能聽到兩位教師同課異教的語文課,內心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在驚嘆于季市中心小學高效上進的學風之后,我對兩位老師的語文課堂有了滿滿的期待,我期待著聆聽每一個活潑潑的生命在學習過程中成長拔節(jié)的聲音。
今天兩位老師執(zhí)教的都是一年級上冊的《懷素寫字》。《懷素寫字》這篇課文,介紹了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小時候勤奮練字的故事,對激勵學生發(fā)憤學習,刻苦練字,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有著積極的影響,符合一年級學生初學寫字的具體情況。
其實,每次上課的老師都惴惴不安,我們評課的老師也是誠惶誠恐。因為,教學是一個很個性化的過程,個性化的學生實際、個性化的教師實際、個性化的教材實際、個性化的師生關系實際等等,而這種實際,講課的教師往往比評課人更了解。
下面,我就結合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談談我的感受及反思。
一、教學方法:直切重點,輕攏慢捻抹復挑。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拘泥于教參,不能受縛于慣有的模式,每一個文本都有它自身的特點,作為語文老師,首先要有一雙銳眼,善于尋找并把握文本的切入點。這些切入點,也許是一個詞語,一句話;也許是一條題目,一幅插圖;也許是一處標點,一道練習題……當你以敏銳的眼光捕捉到它們,當你以精巧的設計利用了它們,那么,就能達到提毛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今天宋老師在復習之后直切課文第二段,在老師的指導下,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好學上進、非常認真”來感悟課文主旨,來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孩子們找到關鍵性的重點詞語,在老師的啟發(fā)、示范下,讀出詞語背后的意思,讀出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在這里,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自主體會,教給方法,應該怎樣去讀。既注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