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作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在理清散文思路、理解“風景”的基礎上,能美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 品味本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及排比表現手法。
3. 明確作品線索,領會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教學重難點
1. 品味本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及排比表現手法。
2. 明確作品線索,領會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東山魁夷的一組山脈畫,提問:“這些畫面畫的是什么季節?
引入:介紹東山魁夷,可用多媒體打出相關資料。
東山魁夷:1908年7月生于橫濱。原名新吉,畫號魁夷。1931年畢業于東京美術學校。1934年留學德國,在柏林大學哲學系攻讀美術史。其早年繪畫作品《冬日三樂章》、《光昏》分別獲得1939年第一回日本畫院展一等獎和1956年日本藝術院獎。1969年獲文化勛章和每日藝術大獎。其代表作有1968年創作的《京洛一四季組畫》,及1975-1981年創作的《唐招提寺障壁畫》等。他還長于散文寫作,著有《東山魁夷文集》11卷。據說其散文在日本與川端康成并稱“雙璧”。
二、初讀課文體會美。
在以東山魁夷的風景畫為背景的屏幕及森林音樂的伴奏下,老師和四個小組各讀一部分課文,而其中每一部分的“此刻,我在山巔的路上攀登“作為主旋律,全班齊讀。
三、研讀課文感悟美。
學生自由的朗讀全文,再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帶領大家游覽全文。其語言可以當作風景片簡介,也可以看作是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