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第1節細胞生活的環境一、教學目標1.描述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2.說明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3.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模型。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1)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2)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2.教學難點(1)內環境的理化性質。(2)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三、課時安排 2課時四、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章引入 讓學生閱讀章引言并體會內環境的重要性 閱讀思考 引入新課 〖板書〗第1節細胞生活的環境 問題探討 〔生答師提示〕1.圖1中是人體血液中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等;圖2中是單細胞動物草履蟲。 2.血細胞生活在血漿中。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環境中。兩者生活環境的相似之處是:都是液體環境;不同之處是:血細胞生活在體內的血漿中,并不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而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環境中;與外界環境相比,血漿的理化性質更為穩定,如溫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問〗所有的生命系統都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中,與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細胞作為最基本的生命系統,也是如此。 〖問〗單細胞生物是怎樣與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呢?多細胞生物呢? 思考回答 閱讀思考回答 創造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板書〕一、體細胞生在細胞外液 〖問〗什么是體液? 〖引導提示〗體液——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稱為體液。 1.體夜的成分和組成呢?
2.內環境的組成及相互關系
閱讀思考回答 〔思考與討論1〕 〔板書〕 內環境——有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做內環境。 〖師提示〗 1.細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細胞外的體液,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血細胞直接生活在血漿中,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在組織液中,大量淋巴細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見,細胞外液是體內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2. 血漿 組織液 淋巴 同 它們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環境,基本化學組成相同。 異 存在的部位 血管內 組織細胞之間 淋巴管中 生活于其中的細胞種類 各種血細胞 體內各組織細胞 淋巴細胞等 所含的化學成分 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蛋白質很少 3.當血漿流經毛細血管時,水和一切能夠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可以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滲出,進入組織細胞間隙而成為組織液,絕大多數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又可以重新滲入血漿中。少量的組織液還可以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經淋巴循環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中。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由此可見,全身的細胞外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1.1第1節細胞生活的環境
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通用2篇)
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篇1
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1節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
一、 教學目標
1.說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本質和特性。
2.通過閱讀分析“關于酶本質的探索”的資料,認同科學是在不斷的探索和爭論中前進的。
3.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
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酶的作用、本質和特性。
2.教學難點
(1)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三、教學方法
實驗演示法、探究法、講授法
四、課時安排
2
五、教學過程
〖復習及板書〗
1. 消化: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叫做~~。
2.物理消化:通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胃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并與消化液混合,這叫~~。
3.化學消化:通過各種消化液、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種成分分解為可吸收的營養物質,這叫~~。
〖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1.這個實驗要解決的問題是:鳥類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沒有化學性消化?
2.是胃內的化學物質將肉塊分解了。
3.收集胃內的化學物質,看看這些物質在體外是否也能將肉塊分解。
〖問題〗以“本節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注意。
〖板書〗一、酶的作用和本質
細胞代謝:細胞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
、迕冈诩毎x中的作用
《細胞》教案(精選11篇)
《細胞》教案 篇1
教案示例
1.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
通過設疑激發學生學習細胞結構的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動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 設疑,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總結細胞概念→將靜止的內容變為動態的過程,引導學生探索生物生長的奧秘
通過步步設疑,引導學生由外向內、由平面到立體、由結構到功能,不斷深入地認識細胞,從中總結出細胞的概念,將細胞的結構與功能聯系起來,并認識生物體生長的奧秘。
2.教學過程 說明
。1)通過學生們復習、回憶、觀察——細胞結構簡圖,引出教學主題。首先展示上節課由學生完成的細胞結構簡圖,引發學生思考:細胞是平面結構嗎?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有區別嗎?這些結構都叫什么?激發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索細胞結構的興趣。
(2)教師適時展示細胞的立體結構模型,目的是:一方面讓學生知道細胞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另一方面借助于模型講解動、植物細胞結構。
首先介紹植物細胞的結構。在介紹過程中滲透研究結構的方法——由外向內,同時采用邊畫圖邊講解的方法。在講到細胞膜的時候,應提出問題:在觀察過程中誰看到了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細胞膜?目的是,一方面講清植物細胞的細胞膜極薄且緊貼細胞壁,光學顯微鏡下不易觀察到;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講到液泡時,由于學生容易將它與細胞質看成是兩個并列結構,所以教師要強調液泡是細胞質的一部分。
然后介紹動物細胞的結構。這時也采用邊畫圖邊講解的方法,同時用對比學習的方法:先找出動植物細胞的相同之處,即都有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再找出不同之處,即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細胞質里沒有液泡。實施對比學習的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記憶,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教案設計(精選3篇)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教案設計 篇1
一、教學目的:
1.能發現生物行為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2.有興趣研究生物晝夜行為變化規律。
3.能自己制定研究計劃,探究一種動物或植物的晝夜變化情況。
4.能夠用二維記錄表連續記錄較長時間的觀察結果。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發現生物行為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難點:研究生物晝夜行為變化規律
三、教學準備:
各種生物變化的圖片
四、教學過程:
活動1完成沒有畫完的畫
活動目標:
1.能通過查閱各類資料,舉例說明晝夜變化對動植物有什么影響。
2.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3.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分析結果。
實施建議:
1.本活動建議用25~30分鐘的時間完成。
2.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示意圖,了解圖中的生物行為與晝夜變化的關系。如:一些小鳥、蝴蝶喜歡在白天活動;貓頭鷹、蛾子卻喜歡在夜間活動。以此為基礎,讓學生列舉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下來。繪畫時需要注意:一是首先要判斷自己發現的實例屬于喜歡在白天活動的,還是喜歡在夜間活動,分別畫在左欄和右欄中;二是要盡量形象地表現動物或植物的活動或休息狀態。此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繪畫和想像能力。
3.教材中的圖為強調白天和黑夜的對比,顯得過高過窄。教師要允許學生在自備畫紙上繪制,也可用示意圖的上面部分。
4.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畫向同學展示,并用簡練的語言做必要的說明。
活動2對晝夜行為變化的研究
活動目標:
1.能選擇一種動植物,探究其行為變化與晝夜的關系。
偉人的細胞(精選3篇)
偉人的細胞 篇1
9、偉人的細胞
教學目的:1、讀課文,理清思路,學習本文安排做事情的巧妙
2、分析賈里的人物形象,了解他的行為與思想的聯系
3、聯系生活實際,認識只有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教學重點:教學目的2
教學難點 :教學目的3
教具學具:
教學方法: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讀課文,合作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并進行概括
教學步驟 :
1、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田小菲少年時的理想是能進北大學習,并在她13歲時實現了這個夢想。是不是所有的理想都會成為現實,所有的人都能品嘗到成功的甘甜?今天我們來看另一個故事。
2、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詞語意思,并把注釋中的拼音標到文中相應位置,劃出文中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3、合作學習:(1)把自己共同有疑問的字、詞舉手提出來,全班共同解決。
4、強調重點:自詡 薈萃 茅塞頓開
5、讀課文:思考:(1)故事的主人公是誰(2)概括故事大概內容(用一兩句話)(3)故事共寫了幾件事,分別給它們加一個簡短的小標題。a.化敵為友 b.矮個風度 c.打工計劃 d.意外成功
6、試著給“打工計劃”編一個劇本
提示:地點——某服裝廠勞資科
人物——賈里 勞資科接待者
要求:模擬當時的情形,揣摩人物的心理。
《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教案設計(精選4篇)
《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草履蟲的取食、運動和各種視頻資料,能夠利用事實說明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也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通過對單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的觀察,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3、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和我們人類的關系,養成珍惜生命,愛護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和難點
重點:觀察草履蟲的生命活動、了解草履蟲運動、呼吸、消化等生理功能。
難點:利用事實說明對于單細胞生物來說,一個細胞就是一個完整獨立的生物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你了解的生物之最:如最快、最大等,引入最小的生物------單細胞生物。
課件展示:各種單細胞生物的圖片,包括單細胞動物、單細胞植物和真菌等各個類群。
教師介紹:這些美麗的生物就悄悄地生活在我們周圍。在水里、土壤、空氣中都有他們的身影,但是他們如此之小----只有一個細胞構成,以致我們看不見它們。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任務一:觀察草履蟲
1、 觀察草履蟲的永久裝片,簡單識別草履蟲的形態、大小、結構。
2、 匯報觀察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問。
思考:小小的草履蟲只有一個細胞,它能像高等動物那樣呼吸、消化、運動甚至思考么?
3、自學教材69頁,觀察草履蟲的外形和運動,并結合課后練習2中的實驗,設計實驗方案,探究草履蟲的應激性。
4、課件展示草履蟲的結構并引導學生總結草履蟲的生理:
呼吸----
消化----
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