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教案 篇1
教案示例
1.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
通過設疑激發學生學習細胞結構的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動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 設疑,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總結細胞概念→將靜止的內容變為動態的過程,引導學生探索生物生長的奧秘
通過步步設疑,引導學生由外向內、由平面到立體、由結構到功能,不斷深入地認識細胞,從中總結出細胞的概念,將細胞的結構與功能聯系起來,并認識生物體生長的奧秘。
2.教學過程 說明
。1)通過學生們復習、回憶、觀察——細胞結構簡圖,引出教學主題。首先展示上節課由學生完成的細胞結構簡圖,引發學生思考:細胞是平面結構嗎?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有區別嗎?這些結構都叫什么?激發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索細胞結構的興趣。
。2)教師適時展示細胞的立體結構模型,目的是:一方面讓學生知道細胞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另一方面借助于模型講解動、植物細胞結構。
首先介紹植物細胞的結構。在介紹過程中滲透研究結構的方法——由外向內,同時采用邊畫圖邊講解的方法。在講到細胞膜的時候,應提出問題:在觀察過程中誰看到了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細胞膜?目的是,一方面講清植物細胞的細胞膜極薄且緊貼細胞壁,光學顯微鏡下不易觀察到;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講到液泡時,由于學生容易將它與細胞質看成是兩個并列結構,所以教師要強調液泡是細胞質的一部分。
然后介紹動物細胞的結構。這時也采用邊畫圖邊講解的方法,同時用對比學習的方法:先找出動植物細胞的相同之處,即都有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再找出不同之處,即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細胞質里沒有液泡。實施對比學習的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記憶,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