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院子里,漸漸濃起來了。
院子里種的菊花爭齊斗艷,白色的、黃色的,各種各樣,五彩斑斕,蜜蜂正在花間工作,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聞一聞花,頓時一股清香沁人心脾。
在柿子樹上燈籠似的柿子綴滿枝頭,秋風一吹,一個個“小紅燈籠”便搖了起來。
葡萄藤上,那一串串葡萄像紫色的珍珠連在一起,一看便知道,里面的果肉一定很甜蜜。
石榴樹上,石榴正咧著嘴笑,露出了里面晶瑩剔透的果實。
在我家院子里,漸漸濃起來了。
院子里種的菊花爭齊斗艷,白色的、黃色的,各種各樣,五彩斑斕,蜜蜂正在花間工作,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聞一聞花,頓時一股清香沁人心脾。
在柿子樹上燈籠似的柿子綴滿枝頭,秋風一吹,一個個“小紅燈籠”便搖了起來。
葡萄藤上,那一串串葡萄像紫色的珍珠連在一起,一看便知道,里面的果肉一定很甜蜜。
石榴樹上,石榴正咧著嘴笑,露出了里面晶瑩剔透的果實。
深冬午后,閑來,泡一杯茉莉花茶,并加了幾顆枸杞。只見花和枸杞,在水中翻滾著,漸漸舒活起來,那白的花瓣和紅的果實輝映著,煞是好看,仿佛是開在杯子里的春天。心里生出滿滿的歡喜,手捧著杯子,不舍去喝。真是喜歡花啊!此時的思緒已飄到故鄉去了,想念那小院,和小院一季一季開的花事。
我是有小院情結的人,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對擁有一個小小庭院的渴望。因我想在小院里種花種草,無事時,看一院的花草,多美。現在的新居,買它時就是看中它前后有兩個陽臺,可以稍稍滿足我養花草的欲望。后來也買了一溜的花盆擺著,養起花草來。但總覺得冷冰冰的,因它缺少一方天空,一縷清風,一片閑云,還有一縷泥土的香氣。我知道,我是想念故鄉那一方小小庭院。
故鄉老屋,就有個小小庭院,不過極其簡陋,父親只用竹籬笆把它圍起來,雞們可以隨意出入,可并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小院是依田而建的,沿著田埂長著幾棵小槐樹,還有一棵杏樹,形成一個樹墻,夏天這一方墻是綠色的。每年小院,最早開的花,當屬杏花。過好春節,不經意間,那棵杏樹就滿樹開花了。遠遠望去,一朵朵粉色的花朵,經風一吹,像極了蝶兒在枝頭振翅,綻放的花蕊,極致而鮮活,醉了眼眸。杏花含苞待放時,朵朵艷紅,隨著花瓣的伸展,色彩油濃漸漸轉淡,到謝落時就成雪白一片了。有詩云: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便是對杏花顏色的最好寫意。
真是喜歡那一樹杏花啊,有人說喜歡杏花的女子,外表柔弱,害羞,但內心蘊含著靈敏思維和無比堅強的心,能經得起風浪,也許我就是這樣一個女子。雖然從小被寵著長大的,但成家后,堅強面對生活,從不氣妥,你從我的臉上只看到微笑和恬靜,努力活成一朵花的模樣。偶然間讀過這樣一首詩:小樓昨夜聽風雨,小巷明朝賣杏花。覺得古人真是浪漫,杏花也可去賣。那時,看那一樹杏花,一朵朵,一片片,花落滿肩,香氣纏繞,真是美極了。歲月,留不住春,留不住青春年少,那就留那一樹杏花,入詩,入夢,入畫吧。
我們這個住宅小區有一座小花園。花園一年四季都風姿綽約、美麗動人,每一個季節都各有一番風味。
陽春三月,粉面含春的桃花樹舒展著柔嫩的枝條,粉紅色的花苞開出白里透紅的小圓花朵,這花呀,簡直可以跟日本的櫻花相媲美了!再看這兩棵高大茁壯的楓楊樹正抽出嫩綠的枝丫,綠得令人目眩……炎炎夏日,耐熱的香樟樹伸展著它的枝條,碧綠的葉兒爭取在濕潤的空氣中得到一些水分,來潤潤它干燥的小嘴兒;李子樹的葉子顯出口渴難耐的可憐樣;仙人掌不怕熱,瞧,它頂著酷暑悠哉悠哉,一邊與調皮的陽光弟弟嬉戲,與來去自如的風姐姐玩耍,一邊哼著小曲兒。
這座普通的小院坐落在五臺山下一個叫臺懷的小鎮,四合院建造得嚴絲合縫。院的四面都造了屋, 正房、廂房各兩幢,而門卻被擠到了臨街的西南角,不仔細看還真難發現它。
從喧鬧的街市中通過那扇窄窄的門走人小院,便如同進入了另一世界里。這里緊挨五臺山,五臺山 別稱清涼山,因而這里的空氣清新怡人,院中十分安靜,更妙的是,檐間悄悄地響著鴿子的“咕咕”聲 ,梁上燕語呢喃可伴我人夢。小院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幽靜、樸素。
走人院中,如同進入了花園一般,深吸一口氣,發現空氣中還摻夾著馥郁的香味。四下看去,如同 置身于花的王國—窗臺上,臺階上,走廊上,過道邊,屋檐下,甚至欄桿上,都擺滿了各種各樣鮮艷的 花。它們或排列整齊,如肅立歡迎的衛兵;或錯落有致,如某種美妙的圖案;或姚紫嫣紅,美麗動人; 或淡雅樸素,平易近人。而細看那些“花盆”,可真是千奇百怪,讓人忍俊不禁。有廢暖瓶殼盛著鳳仙 花的,有破旅行杯栽著一串紅的,有掉提手的小塑料桶養著海棠的,更有用過的可樂罐裝著水仙花的… …這些旅客的廢棄物,在這小院中,竟然成了美妙的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自然、和諧、生動而富有雅趣。
拾級登上樓層,整個小院,甚至遠近山色都一覽無余,在走廊上遠眺,院前的屋脊上突兀一峰,密 密的松林在微風吹拂下正泛起陣陣松濤,林間蕩漾著一片青蒼,間或有金黃色一閃,那是寺廟的檐角, 早聽說那就是著名的黛螺頂。松林密覆,清風微拂,真是一澗清雅之景。而山色愈看愈切近,似乎要逼 壓過來似的。再轉身向右看,院后的屋脊上也聳峙著一座青翠的山峰,頂上余光閃閃,可見寺廟之多, 那就是名聲更大的菩薩頂,青蒼的草木掩映著金色的寺檐,令人神往。
周末來臨之際意味著我即將擁有許多自由的時間,在這個星期六的夜晚,我來到了大姨家!
我的大姨如今還是在租賃住房居住,不過我知道這是暫時的,只要等到我的姐姐工作住房安排好以后,她們就不用住在這里了。
這個地方的院落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說非常的小,在這里或許根本就無法停車,也許汽車根本就進不來這個地方,這也是因為如今的社會進步的太快,人們不斷的占據土地修理房屋,這片土地早就已經有了無數的人,無數聳立的樓房。不過這個地方卻是一個獨立的院落,這或許是比較有意思的。
我的母校,坐落在一個小小的城鎮的小小的一角,它樸實無華卻富有自己的特點,美麗而不失韻味,讓我不得不用詩一般的語言來歌頌它、贊美它。
尤其是校園的晨景,那更是不加雕琢的自然美。
清晨,當鳥兒還在沉睡時,我背著小書包走在路上,一眼望見,我的母校,那座高大雄偉的教學樓,像一個巨人,被飄飄渺渺的白色薄霧籠罩著,遠看,就像夢幻、迷離的仙境一般。
走進看,我們學校的“學士小童子”站立在門邊,腰桿挺得直直的,顯得神采奕奕,活力四射。再近些,就能看見,我們學校白墻上的塑像。一個個名人顯得精神抖擻。鄧小平——這個中國的偉大革命家,雙眼炯炯有神,顯示出希望的光芒;陶行知,中國著名的詩人,文學家,臉型方正,眼神中透出孜孜不倦的光芒,那嘴唇微微囁嚅著,我想,他一定是想告訴我們“學無止境”的道理吧。
走進校園,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飄揚的紅領巾,一個個小學生,活蹦亂跳的,昂首挺胸,大步走著,他們的心里滿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校園里,他們放下所有的戒備,歡聲笑語,睜著大大的眼睛,說著天上的鳥兒,談著歸家的大雁,議著明星的事跡……
如云絲一般朦朦朧朧的薄霧,不知在什么什么輕輕悄悄地散盡了。模模糊糊的校園變得亮堂美麗而富有韻味。寬闊的操場上,飛奔著朝氣蓬勃的身影,女孩子們在寬敞的場地踢毽子,跳皮筋,那靈活輕巧的身影仿佛輕盈的小燕子。操場上激情四射的身影,不正昭示著我們實驗學生的強身體魄的風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