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社會或自己生活的社區中人們文明素養的現狀考察探究,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社會在走向文明的時候,對人的文明素養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會需要文明人。
2.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文明人對他人、對自己的價值所在,使學生有自覺做有教養的、講文明人的積極意愿。
3.學生能反省自己的行為,找到自己的差距,從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學理念:
(1)在“做”中不斷領悟、感知,在“做”中培養能力,發展個性。
(2)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綜合發展學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發了學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動化教學,創設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文明人對他人、對自己的價值所在,使學生有自覺做有教養的、講文明人的積極意愿。感受并體會到科學技術時時刻刻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數不清的好處,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難點:學生能反省自己的行為,找到自己的差距,從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論談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課件(教材的第8、9頁)
師:“你從教材提供的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對哪件事發表自己的評論?
2、學生擬定題目,寫出自己的交流要點,如:“從亂扔口香糖想到的……”、“時尚穿著與出口成臟”、“一口痰雖小,影響卻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