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稱:小學習作生活化指導策略研究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背景:
在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文中,出現了一些令人憂慮的現象①作文材料貧乏,沒啥可寫;②寫出的習作沒有真情實感,枯燥無生趣;③抄襲現象嚴重;④作文長時間停留在一定水平上。⑤語言積累太少,不善于表達。有話說不出,說不好。⑥習作內容、形式等的條條框框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研究意義:
1、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親近自然,體驗生活,鼓勵他們用自己感官和心靈接觸和感受身邊的事物,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使孩子在寫作中獲得自我生命的覺醒和深刻的成長的快樂。
2、幫助老師找準小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1、“習作生活化”:習作,就是把自己的見聞、感受、想象寫出來。“生活化”指孩子在學校,家庭,社會上進行的各種實踐活動,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習作生活化,就是要孩子把生活中的點滴,能用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態度。
2、“指導策略”。是指針對學生習作的現狀,教師采取多種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形式進行習作教學,以達到學生明確習作的要求,學會觀察事物,體驗生活并樂于用書面形式記錄下來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研究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基本能力,養成在生活中觀察、思考、積累,并自覺運用語言文字及時表達自己的見聞和真情實感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