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詩《大林寺桃花》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認識3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學習借助注釋初步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重點:
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大體了解古詩大意。
教學準備:
閱讀積累白居易的《琵琶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我們已經學習過很多描寫春天的古詩,現在我們來個比賽,看誰的古詩背得多。
2、揭題,今天我們再學習一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二、創設情境,了解古詩。
1、簡介作者及書寫古詩的'時代背景。
2、教師范讀古詩。
3、自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同位互讀,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5、用卡片檢查生字認讀:寺 菲 覓
6、檢查指導朗讀讀古詩。
三、理解詞句,了解詩的大意。
1、自己逐句讀詩,想一想每一句詩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組商量,提出不懂的詞句。
2、教師針對學生質疑,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了解每句詩的大意。
3、說說你從詩中讀懂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四、指導朗讀,體會詩情畫意。
1、學生自己試讀,評議指導。
2、教師范讀,學生仿讀。
3、多種形式朗讀比賽。
4、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資料:
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當時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任上。這是一首紀游詩,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關于他寫這首詩的一點情況,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