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案 篇1
《小狗包弟》教案
教學目的與要求:
指導學生探究閱讀,使學生認識特定歷史時期人性扭曲的狀況,感受作者的勇氣與度量,感悟人格、人性與道德,學會認識社會、認識自我,學習借鑒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本文的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
教學方法:自主閱讀,合作探究,交流借鑒。
教學過程 :
一、布置學生周日訪問調查。
1.訪問身邊2-3名70歲左右的文革中的“走資派”,了解文革動亂中的人際關系情況,并做好訪談錄。
2、 通過網絡等手段查閱整理并積累關于巴金及其作品的有關知識材料。
二、課堂操作
1.小組快速檢查交流訪問和積累的情況。(3分鐘)
①文革動亂時人們的心態及人際關系;②巴金及其作品的有關知識材料。
2.教師導入 學生自主探究(7分鐘)
同學們,人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的,在特定的環境中就有特定的思維方式、處世方法。《小狗包弟》寫的就是巴金在十年動亂那樣一個特殊社會環境中的典型事件。通過訪問,你們對本文的時代背景已經有所了解,那么請你們帶著訪問后的感受去自主探索。請快速閱讀(訓練速讀能力),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訓練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并把下列問題在文中找出來:
①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地方(將語段或語句劃出并認真體味);②找出作者過渡的語句并體會其妙處(圈點勾畫,簡要點評);③找出描寫的小狗(尤其是包弟)討人喜愛(令人感動)的地方和令人悲傷的地方,并仔細體味;④找出寫作者對包弟的感情變化的地方并體會其心理變化過程;⑤找出作者悲傷自責的語句并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