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塑》教學設計 篇1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瓢蟲的外行特征,學習用橡皮泥制作瓢蟲。
2、發展幼兒的搓,捏,團,壓等動作技能,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二、準備活動:
紅,黑,橡皮泥捏成的瓢蟲一只,各種瓢蟲圖案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1、提問:你們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瓢蟲,先出示7星,介紹完之后再引出他還有很多朋友,我們來看看都有些誰。他們長的什么樣?
2、你們仔細看看,他們長的那些地方是一樣的 ,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形狀一樣,背上的花紋不一樣)
3、逐一介紹瓢蟲:這只背上的花紋是怎么樣的`----它叫瓢蟲(7星是益蟲,其它都是害蟲)。
4、教師指著圖讓幼兒集體說一遍瓢蟲的種類。
(二)出示橡皮泥范例,吸引幼兒注意
1、今天老師用橡皮泥做了一只瓢蟲,看看這只是什么瓢蟲?
2、討論瓢蟲的制作方法,教師根據討論的結果來進行示范。(可把身體各部分都先做好,再組裝上去)。
用紅色搓成半球體行當做身體。
用黑色橡皮泥搓成6條圓柱體當腳,連接在身體的兩邊,再加上觸角。
用黑色橡皮泥撮成幾個小圓 ,壓扁,貼在瓢蟲的背部。
3、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向有困難的幼兒提供幫助。
4、陳列作品,幼兒欣賞。
請做好了的幼兒將作品擺在展覽區,其他小朋友可以來觀賞(雙手藏在身背后)最后將做的好的幾只點評(這只是誰做的,這叫什么瓢蟲,哪里最可愛,我們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
《橡皮泥塑》教學設計 篇2活動目標:
學習用橡皮泥做出不一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