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思想;通過觀看數幾個歷史博物館,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和藝術,更加對書法的感悟
2. 考查對象;歷史博物館出圖文物 古建筑 碑刻石,
3. 關鍵詞;歷史文物陳列 古建筑群 碑林刻石林立 瓦當雕刻 書法藝術審美
4. 時間;XX年3月21日
5. 地點;兵馬俑博物館 歷史博物館 碑林 秦磚漢瓦博物館 龍門石窟
今年因寫生考察之故與本系本專業同學同去陜西,河南。其間,入住于二星級酒店,往返八天,考察博物館,文化遺址等有著深厚中原文化的“藝術大餐”;雖有勞頓奔波之苦,上山下山之險,飲食文化和住宿環境之異,但仍被西安古都的之古之博之奇和河南的洛陽石窟之驚之偉,唯有以嘆,不往此行!
首先去的是秦始皇兵馬俑。兵馬傭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造。藝術手法細膩,明快,陶傭裝束千人千態,據了解最高1.96米,具有鮮明的個性的強烈的時代特征,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了色彩,也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在兵馬俑的面部設計上,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特征,兵馬傭大多數是單眼皮的,話說秦始皇是單眼皮的,所以他認為單眼皮的人就是好看,這也體現了當時朝代審美觀,都是以皇帝為標準。側面說明了王權的集中!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三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一號坑最大,二號坑平面呈曲尺形,三號成平面凹形。1975年開始挖掘,并建造展覽大廳,每天吸引著近萬名中外游人,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坑共有4個,其中傭皆仿真人、真馬制成。從服飾、排列位置可以分為將軍、軍吏、材官、射士、驍士、伍卒等,形象地再現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此外,陵旁還出土兩組銅車馬傭,雕鏤精致,金壁輝煌。1976年在一號坑的遺址上修建了博物館,館內復原了兵馬俑坑千軍萬馬的威武陣勢。1978年前法國希拉克總統參觀后說:“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傭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不看金字塔 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傭不算到中國!”這些不由又讓我們想到天之驕子——秦始皇。還有他為我們留下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