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資助先進事跡材料 篇1
小天工作主動積極,善于溝通,有較強的組織和協調能力。每學期,他都和學校領導對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家訪,并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性地深入班級,實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將資助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學校僅有兩名德育工作人員,而且都是第一次接觸學生資助工作,小天便積極耐心地向他們解釋相關政策和程序,并教他們如何收集整理相關材料。
解困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育人的效果。為了讓受資助學生努力學習為將來更好地報效祖國,他還熱心鼓勵班主任利用每次學生資助的機會,開展好每一次的主題教育活動。同時,他時常為受助學生創造條件,讓他們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當中,既讓他們在各類活動中施展自己的特長,又讓他們看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增加原動力,努力促進其素質的全面均衡發展。
學生資助先進事跡材料 篇2
學生資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從接手這項工作的那一天起,小楊就下定決心,要努力為xx區的學生資助工作多做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小楊不斷更新學生資助工作理念、拓展功能、創新方式,努力實現從保障型資助向發展型資助的轉變。
同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育受助學生的思想品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開展xx區學生資助形象標識、資助宣傳標語征集、評選,“學生資助在我身邊”微故事征文等活動,小楊積極宣傳國家資助政策,取得突出效果。工作中,他努力強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勵志教育、誠信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幫助他們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