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優秀事跡材料 篇1
一個人,一條船,一個孤島,一群孩子,一所學校,這就是X老師十六年來全部生活內容的概括,從二十歲到三十六歲,他用一段最絢麗的青春,譜寫了一曲最動人的歌。
1995年從徽州師范畢業后,z老師分配至黃山區龍門鄉麻川小學工作至今。麻川小學是位于太平湖畔的一所孤島小學,它是黃山區龍門鄉最偏遠的學校,z是這所孤島學校唯一的教師。由于交通十分不便,其他老師都不愿來麻川小學任教。在他來之前,這所學校只開設了語文、數學兩門課程,至于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學生幾乎沒有學過。開齊全部課程是他給這所學校帶來的第一變化,從沒有上過音樂、體育課的孩子一下子喜歡上了這位新來的老師,上起課來精神特別的好,原先孤寂的小島開始有了生機。每天清晨,他都帶著學生莊嚴地舉行升旗儀式。沒有音響,他就帶學生齊唱剛學過的國歌,鮮艷的國旗伴隨著孩子們清亮的'童聲冉冉升起,孤島的天空充滿了生機。
這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小船,木制、簡陋、沒有發動機。為了讓孩子們安全地上學放學,無論風霜雨雪,z老師每天都親自劃著這條小船接送學生。在這條小船上,章老師將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接來送往。六月,他在船上頂著烈日,揮灑汗水;臘月,他在船上披著寒霜,強忍寒風;只有三月,他才能沐著短暫的春風。這條船是全校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他和孩子們之間的“橋梁”,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俗話說:隔山容易隔水難。學校所在的這個孤島四面環水、信息閉塞、交通不便,故又有小“西伯利亞”之稱。距最近的碼頭有20多公里,只能靠船出行。雖然條件艱苦,交通閉塞,一個孤寂的小島并沒有讓他困惑。七年后,上天賜給了他一段美好的姻緣,二十七歲的他與當地的一位姑娘喜結連理,徹底把根扎在了學校,偏遠的孤島從此平添了浪漫的氣息。他只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堅守在這方土地,撐起孩子們心中的一片天。他把崇高的理想鎖定在三尺講臺上,也把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這座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