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早晨從中午開始讀后感】
流浪,而后海洋
時光在流逝,奔波在繼續,作一個孤獨的流浪漢在鄂爾多斯地無邊的荒原上飄泊。他在載波,隨心而走,沒有方向。
這是路遙對他自己創作過程中的一段感受。
當他著手創作《平凡的世界》,就已經把之前的光環全都拋下了,來到一個不起眼,沒人打擾的煤礦,做一個平凡人,勾勒著另一個平凡的世界。只留下一顆流浪著的心,在那個世界中徘徊,尋覓、游蕩,前行……他不滿足于之前的小成就,也不認為人到中年就不可以再熱血燃燒地去做一些莊嚴的勞動,用所存的虔城去追趕理想和信念。
盡管創造的過程無比艱辛,而成功的結果無比榮耀,盡管一切艱辛都是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許在于創造的過程,而不在干結果。沒有什么急功近利的心態,也不存在什么不自量力的癡心妄想。具備了這個實力,以一顆平淡從容的流浪之心,愜意地構造著那個世界的故事。也許我們也可以回憶一下自己曾經夢想的事情,一旦具備了某種實現雄心抱負的條件,那些夢想就會被認真地提升到現實中并擁有無數復活的可能性。
我們正年輕,一切都有無數的可能。可是似乎是因為現實實在太現實,我們會急著見到努力之后的成效。為你的目光只盯著那個目標,沿路的一切滋味都無福消受。當你老了,頭發白了,即便你坐擁著奮斗的成果,但你的精神世界仍然是空洞的,你回憶不到自己絢麗的青春歲月,無法剪下記憶的華美布匹,裝飾自己最好的一段年華。你衰老的臉龐,空洞的眼神,都無法為青春的記憶閃爍慰藉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