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字的讀書筆記 篇1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小說式的筆調記錄下該群體成員的行為,群體互動,非正式的社會結構。在觀察的過程當中,作者尤其注意群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群體領袖是如何保持其領袖地位的,維持其群體聲望的;群體成員是如何相互共處的,如何與群體領袖互動;跳出一個群體,作者特別注意到,不同群體之間的互動……書中作者這樣寫道:諾頓幫一起去打保齡球的時候,每個成員的表現不僅與他們的技術有關,而且與其在群體中的地位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群體活動當中,領袖會想盡辦法保證自己的優秀。
在哈佛大學青年研究員基金的資助下,作者于1936至1940年,對波士頓市的一個意大利人貧民區(即作者稱之為“科奈維爾”的波士頓北區)進行了實地研究。本書即是對這一研究過程、所獲資料及結論的翔實而生動的記述。
多年來,科納維爾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問題區,那里青少年犯罪率很高、成年人犯罪十分普遍,在蕭條時期這里的很大一部分人是靠家庭救濟金或公共事業振興署維持生活。美國人覺得科納維爾與社會其他地區格格不入,認為它是干非法勾當的人和貪污腐敗的政客、平窮和犯罪,以及起顛覆作用的信仰和活動的大本營。
然而事實上,真正了解內情的人卻可以在科納維爾發現一個高度有組織的,完整的社會組織。
同時,隨著在美國出生的一代長大成人,科納維爾的生活模式經歷了深遠的變化。這一切的一切都吸引了作者去探究,去回答人們對于科納維爾提出的種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