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教案集錦 篇1
【教學設想】
1、 從課文入手,按母親的“形象美——群像美——意象美”的思路,引導學生去認識母親的人性美、人格美,從而受到美的激賞并得到別一種閱讀方法的感悟。
2、 制作與教學相配的課件,增強審美效果。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屏幕顯示:湛藍的底色,以地壇為背景,左上方寫著《我與地壇》——史鐵生,右下方史鐵生坐著輪椅,微笑著。左邊字幕:母親的形象美、群像美、意象美。
第一節里,史鐵生搏擊命運,擺脫陰影,感悟人生,超越死亡。他認識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由此超越了“死”,接下來超越“生”更不容易,有一個人,在他超越“生”的過程中,一直陪伴和幫助他,這個人是誰?是他的母親。我們今天就從史鐵生的母親的形象入手,來進行關于母親的審美閱讀。
二、審美閱讀
1、母親的形象美。
在課文中找出直接描寫母親的段落,它們是非顛倒、3、8自然段落。分析這些段落,討論作者總是往地壇跑的時候,母親的反應是怎樣的?
送——理解
請一個同學朗讀第3自然段,配樂馬斯涅的小擔琴曲《沉思》,分析通過母親的舉動,表現了母親怎樣的品格?屏幕顯示:
憂——堅忍
母親的形象美
找——關愛
課文中2、3、8自然段直接回憶描寫了母親當年的驚恐不安、憂愁和痛苦,但母親什么也沒有說,她在默默地忍受、苦苦地支撐。
第9段有一句話:“我用紙筆在報刊上碰撞開的一條路,并不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睘槭裁�?回答是:母親并不企求兒子顯赫成名,只是希望兒子在苦難面前,能經受起考驗,像普通人一樣,堅強地生活。文中哪句話印證了這一點?第9段結尾“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這就是文中母親的形象美,她的美是堅忍博大、可歌可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