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歷史悠久,許多傳統美德一直傳承至今。其中<弟子規>《三字經》都是婦孺皆知的經典。但是他們知道嗎?如果你讓他背,他或許能全部背完,而你讓他真正的去做他也許連兩件也做不到。
現在科技發達,社會發展速度快。有人問:“《弟子規》這些傳統經典是否老舊,學習這些還有意義嗎?其實《弟子規》就像太陽一樣,這些中華古圣先賢的經典,記載的都是自然法則,人也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也有著天性天然的本性。學習這些我認為百利而無一害。
在《弟子規》中寫到“守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句話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要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要時常接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但是在無數的老人含辛茹苦把子女拉扯大換來的卻現在,是無依無靠,古人都知道的道理,為什么現在的人就不懂?
古人還告訴我們“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我們從出生起,我們從出生起,所有的任何東西都是父母費心為我們準備的。父母親嘔心瀝血盡他們所有能力,讓我們所吃所用無所匱乏,即使再苦再累,他們也都無怨無悔。無論東西多小,都不可私藏。父母知道了會很傷心,同時古人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做人,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傷害了,父母會為我們感到擔憂,但一旦我們的品德有了缺失會讓父母感到害羞會很沒有面子。但是至今,還是有很多孩子不聽父母的話總是不好好做人,讓他們的父母傷心難過。我不明白的是他們知道這樣不對為什么還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