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演講稿 篇1
到了一定的階段,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叫“青春期叛逆”。一提到這個詞,給人的印象就是不聽話,脾氣暴躁的一種現象。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時父母的想法不再是要求,而是建議。如果他們多加干涉,不僅不會得到理解,反而會激化我們的逆反心理,甚至會為了一點小事大吵大鬧。我想我們是有權利堅持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自覺辨別是非,這是一個好現象,父母可以引導,但不能用“鎮壓”政策。
正如紀伯倫所說:“孩子雖然是借你而來,卻不屬于你,你可以給他愛,卻不可以給他想法,因為他有自己想法。”
青春期叛逆的我們可以說是喜怒無常的,父母稍微多說幾句,我們就開始不耐煩,甚至嫌他們多管閑事。在學習上開始有了上不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沉迷手機網絡等不正常現象。有時候我們逆反心理過強,就會不聽任何人的勸阻,不顧后果用情緒決定一切。結局往往是深刻的。更嚴重者,逆反心理開始促使我們無視社會道德,法律法規,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過錯。
我只想說,青春期是屬于我們自己的,無論好與壞,都是自己釀成的,青春的美好也是我們自己創造的。
我們演講稿 篇2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每個季節都有花開,每個季節都有故事。或喜,或憂,或傷,或感。
一、鳳凰花開的畢業季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季鳳凰花開。
對鳳凰花最初的接觸來源于高三同學教的一首歌《鳳凰花開的路口》。
又到鳳凰花朵開放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