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只要站在這樣一個崗位上,就會自然而然萌生一種理想,假如我能成為名師,像莫某某一樣,會怎么樣。同時,心里也會潛在地產生一種力量,我要成長。
在心中計劃了又計劃,想了又想,有些人會大肆宣揚,有些人會默默寫在心上。“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男兒當自強,誰都想有一把刷子,在教學上響當當,被人艷羨為高校課堂,情味課堂,道德課堂,為人上能被人頌揚,從來都不要出現人前還是人后,被戳脊梁,活得亮堂堂。
這也是我追求的教育信仰,于是,曾經意氣風發地暢想,目標明確地積蓄力量,通過網絡,通過報刊,通過參加培訓,通過參加比賽等向既定方向起航。
但是,正如有所得,就有所思所想,也有心浮氣躁的地方。自己恨自己恨鐵不成鋼,有過失落和彷徨,有時甚至在想,前方完全不像自己想的一樣,想放棄。的確,有時想想自己心態確實不那么陽光。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應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一個人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在自己愿意,喜歡的行業或崗位做大作強,不也是一種愜意,一種能讓自己快樂的輝煌。
教師專業化的發展,越來越要求我們要有危機感,要不斷地全面發展,在自己擅長的地方發出奪目的光芒。
所以,鑒于我有幸被遴選為名師培養對象,我由衷地想說,我想成長,并且渴望成長。但請原諒,我只有具體的方向,就像我的寫博參賽一樣,我想在大家的監督和激勵中克服惰性,不斷滋生不甘沉淪的力量。我能在一種習慣的養成中,將我的研究,我的教學日臻成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