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縣文化市場發展基本情況
文化市場是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文化市場比較通行的說法是:凡以商品形式進入流通領域的精神產品和文化娛樂服務活動都屬于文化市常文化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它具有雙重性,既要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又有自己的特性,因為文化市場中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既有一般的商品屬性,又兼具意識形態屬性。
我縣文化市場萌芽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求文思樂的文化需求的不斷增長,原有的國辦文化已經遠遠滿足不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自然,文化服務便以商品形式悄然進入了我縣流通領域。縣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本著“開放搞活、扶持疏導、面向群眾、供求兩益”的方針,以“支持健康有益的、允許無害的、抵制低級庸俗的、取締淫穢反動的”管理準則,積極培育和發展文化市常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文化市場布局逐步從縣城向鎮鄉延伸,經營項目日臻多樣化、現代化,已基本形成演出、娛樂、音像、電影、文物、藝術品、網絡以及出版物在內的八大門類的綜合性市場體系。據縣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提供的數據表明,目前全縣各類文化經營單位已達601家,其中營業性演出場所12家,民間職業劇團8個;歌舞娛樂廳62家,卡拉ok音樂茶座25家,電子游戲機室7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放映單位109家;電影放映隊10個;文物舊家具生產、加工企業15家;藝術品(裝裱)經營單位2家;電腦網吧87家;印刷企業80家,電腦打字復印店82家,書報刊零售出租店108家。這些文化經營單位主要集中在丹東、丹西、石浦、爵溪、西周、鶴浦等經濟相對發達、人口較為集中的鎮鄉(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