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維護管理制度 篇1
1維護的原則是“預防為主,強制維護”。 維護是為了使車輛保持完好的技術狀況,目的是保證車容整潔、及時發現和消除故障、隱患,防止車輛早期損壞。
2日常維護:是日常性的作業,由駕駛員(包括非職業駕駛員)負責執行其作業中心清潔、補給和安全檢視。
3每天出車前檢查:發動機機油、發動機冷卻液、制凍液、胎壓、燈光、儀表等是否在安全規定的位置。
4每周檢查:液力轉向、燃油濾清器、輪胎等。
5車輛的.走合期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等其它綜合性維護,車輛管理部門根據車輛的行駛情況及國家或廠商對車輛的技術要求,對所管車輛制定定期維護計劃并強制執行。
(1)走合期維護(新車最初的1500公里)
a、走合前,檢查各連接部及緊固情況;檢查冷卻系有無漏水;檢查各總成有無漏油;檢查變速器各檔能否正確嚙合;檢查轉向系統是否靈活可靠;檢查電器燈光儀表工作是否正常;檢查制動系統是否可靠;檢查輪胎氣 壓是否符合規定的標準。
b、走合中,在汽車行使500km左右時,對汽車各部技術狀況開始發生變化的部位及時進行一次維護;清洗發動機潤滑系;更換潤滑油和濾芯;潤滑全車各潤滑點;檢查制動效能和各連接處、制動管路的密封程度;檢查緊固汽缸蓋及進排氣歧管螺栓、螺母;檢查緊固輪胎螺母等。
c、走合后,應結合二級維護對汽車進行全面的清洗、檢查、緊固、調整、補給和潤滑作業。
(2)一級保養(維護):一般車輛行駛10000公里(新車5000公里)后或根據有關交通管理部門規定的行駛里程或間隔時間維護保養,以清潔、潤滑、緊固為主,并檢查有關制動操縱安全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