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答謝詞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各位好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母不待”。20xx年xx月xx日時分,我的母親走完了她坎坷而又偉的一生,永噪開了親人,享年xx歲。當我接到這個電話時,感覺天都塌下來了似的,因為太突然了,頭一天晚上我們都還在通電話,她精神還很好,只是有點感冒,兒孫門都在陪伴她。但事已至此,我知道我必須振作起來,因為還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去處理,帶著這種心情,在第一時間趕回了老家。xx月xx日,親人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在我的老家舉行了追悼會,寄托我們的哀思。
我的母親1941年4月14日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自幼飽嘗生活的艱辛,從小就知道孝敬父母、友愛弟妹、和睦鄉鄰,特別是和我父親幾十年來相敬如賓,正如家的.左手和右手,誰也離不開誰。他們從來沒有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嘴、更別說打架了。她時常教育我們夫妻要像她們一樣。為了支持我父親的工作和養育兒女,幾乎每天起早摸黑、日夜操勞。即使這么艱苦,她仍然堅持把我們哥姐五人撫養長,均達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在那樣的年代,可以說是吃了上頓不知道下頓在哪?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之所以要我們多讀書,她就是覺得自己由于家庭原因書讀得太少,母親不懂得什么道理,但她很純樸,她教導我們:無論什么年代,知識是最重要的,知識也是最寶貴的,知識是裝在自己腦袋的,別人是搶不走的。關心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捐款修橋補路等等,這樣的事跡是數不甚數。我的母親在年老以后還堅持種蔬菜瓜果,勝利的果實分給附近的鄉親一同分享,就現在我的老家:滿院子的桃木李果等。正因為如此:這次我們回到離別兩年的老家,是鄉親們的力支持和助,我們家缺什么他們就拿什么,可以說吃的、用的幾乎全部是家送的,我們哥姐五人感動之余只能說聲:謝謝!在把母親送老歸山后,由于工作原因我不得不離開,家送我走時的那種期盼的眼光現在還在我眼前,當時我只能跪地為謝!這種純潔的鄉親感情,我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