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鏡》教學設計 篇1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什么是凸透鏡,什么是凹透鏡,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
2、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觀察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的美好與和諧。
2、學情分析
學生在沒有學習本節知識之前,已了解了光的折射定律,具備學習透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對光經過透鏡的作用認識是膚淺的,不完整的,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沒有形成科學的體系。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會區分凸透鏡和凹透鏡,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教學難點:會簡略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評論(0) 新設計
課前預習
讓學生預習教材,先完成導學案上的課前預習題
引入新課
室的醫生,在顯微鏡下可以看見血液中的各種細胞;科學家們利用巨大的天文望遠鏡來觀察、接收來自宇宙的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人們對宇宙越來越了解。前邊所說的放大鏡的鏡片、眼睛的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顯微鏡、望遠鏡等儀器的鏡頭,都是由透鏡組成的。
三、新課教學
(一)透鏡的分類
1、在我們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鏡,它們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學們認真觀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幾類,找出它們的特征。學生們在仔細觀察、討論,并進行比較,概括出它們的.特征。透鏡有兩面往里凹的,也就是中間薄,邊緣厚。也有往外凸的,也就是中間厚邊緣薄。我們把中間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把中間薄,邊緣厚的叫凹透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