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圖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2.了解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條形統計圖,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通過展示各種統計圖(條形、折線和扇形統計圖)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難點:制統計圖時如何分配條形統計圖的位置和確定表示數量多少的單位長度。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同學們,請你們把自制的六年級男生、女生人數情況統計表展示出來,介紹給同學好嗎?
(生邊介紹,師邊將統計圖用實物投影打出來。)
(師引導啟發)我們已學會了將原始數據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有時還可以用統計圖來表示。(出示條形統計1和折線統計圖及扇形統計圖。)
師:看到這幅條形統計圖你知道了什么?(1998年購買圖書最多,比購買圖書最少的1995年多300本。)
你們能說出這么多特點,說明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形象、直觀、具體,使人看了統計表以后,對事物在數量方面的變化發展,以及事物總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等情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再看另外兩幅圖。
(折線統計圖)
老師指導學生觀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并告訴學生,從折線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國產與進口彩電降價的情況。在這場持續的價格大戰中,消費者無疑是最大的受惠者。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反映數量增減的變化趨勢。
(扇形統計圖)
教師指點: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面積表示總數(100%),用圓內的扇形面積表示各部分所占總數的百分數。總之,用統計圖來表示數量關系更生動形象、具體,使人一目了然。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