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感知園林的畫意美。
2、學會抓住特征來說明事物,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學會抓住特征來說明事物,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昨天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我們的國家曾經經受了戰火的洗禮,但這掩蓋不了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古典園林的流光溢彩。今天我們繼續走進《蘇州園林》板書課題、作者)去領略那別樣的美麗!
二、初讀課文,鑒賞園林美。
1、同學們初讀課文,能找出本文的說明對象的特征碼?
2、為了說明這個特點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說明的?
3、請同學們速讀3—6節,看看依次寫了什么?和我們剛學的內容有什么關系?3—6節依次照應第2節中的四個“講究”。
4、僅從大處講究能稱得上是“完美”的圖畫嗎?不能,還要從小處注意處處體現畫的完美。速讀7—9節看看要注意什么?
5、從3—9節4個“講究”、3個“注意”我們可以看出課文的主體部分采用哪種結構形式?
6、板書全文結構。
四、精讀課文,品析語言美。
合作探究:
本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及語言特征(生動性和準確性)來體現“蘇州園林”的美?
五、總結:詩歌(聽聽她的聲音)
她,是一個標本,一個鑒賞我國園林的標本。
她,是一扇大門,一扇開啟藝術寶庫的大門。
她的亭臺軒榭,布局精美,
她的假山池沼,配合絕倫。
她的花草樹木,彼此映襯,
她的近景遠景,層次甚蕃。
她,是一個標本,一個充滿畫意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