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時間: 年 5 月
調查地點:蘇州博物館 前言志愿者是指不為物質報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責任,自愿為社會 和他人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我國志愿者行動開始于 1993 年 12 月, 并隨著申奧成功漸漸地為大眾所了解并熟悉。 這是一項由共青團組織 發起的社會事業,以青年參與為主體,以志愿服務為手段,通過志愿 者為他人為社會提供服務與幫助,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其實,在國外志愿服務的歷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戰爭救護、重建家園、安置孤兒等與戰爭相關的救助活動,如今已經發展成 為涵蓋環境保護、維護和平、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等多領域的綜合服 務,在服務水平及服務內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館志愿者 在國外相當普遍,有醫生、教師、研究人員、學生等。他們認為做志 愿者的目的是無償服務他人,同時也為自己——內心踏實的幸福感。 作為蘇州科技學院的大學生,我于 年 5 月對蘇州博物館志 愿者進行了一些調查。蘇州博物館簡介 蘇州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歷史藝術性博物館,建于 1960 年,擁有 藏品 1.5 萬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蓮花碗、真珠舍利寶幢等國家級文 物。蘇州博物館新館是國內首座、也是唯一由貝聿銘親自設計的現代 化博物館,位于蘇州老城東北街和齊門路相交的東北角,占地面積約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積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開館。 蘇州博物館新館是貝聿銘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 它不僅是當今 蘇州的一個標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國建筑文化從傳統通向未來的一 座橋梁,成為引領中國建筑發展創新的一個典范。同時,它把古城蘇 州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推上了一個新的平臺, 也為蘇州博物館翻開了 全新的一頁。 蘇州博物館志愿者招募 蘇州博物館 年11月正式開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 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隊伍,三年來,這些志愿者為參觀者提 供了極大的方便。志愿者們為博物館觀眾提供義務講解服務,幫助博 物館進行日文、英文翻譯工作,協助博物館出版物的編輯校對工作, 還有人參與到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 中走進社區做講座……累計至今 已為 20 余萬博物館觀眾提供服務達 3 萬余小時,服務受眾面達到了 蘇博觀眾數量的 12.5%,也就是說,十名觀眾中就有一名觀眾接受到 了志愿者的服務。 蘇州博物館志愿者現狀概況:目前蘇州博物館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蘇州博物館 做志愿者的人士來自社會各個階層, 有大學生、 退休人員、 公司職員、機關干部等,他們中年齡最小的 18 歲,最大的已經 63 歲,學歷則從 大專到博士不等,有學歷史的,也有學計算機、中文、英文、建筑、 美術、管理、園藝等的;有教師,也有公司白領、企業經理、國家公 務員、自由職業者和退休人員。除了蘇州本地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個 地區的, 甚至還有來自加拿大等國的海外華人以及臺灣同胞等。 目前, 蘇州博物館志愿者們按各自愛好和所長被分在吳地遺珍、吳塔國寶、 吳中風雅、吳門書畫系列常設展區中服務。 組織:自蘇州博物館第二批志愿者產生后,志愿者隊伍壯大了很 多, 為了更有效的管理志愿者隊伍, 并提高志愿者在管理中的自主性, 增加志愿者間的交流和聯誼, 蘇州博物館開始醞釀成立蘇博志愿者的 團體組織。在 “世界博物館日”活動中,蘇州博物館舉行了蘇博志 愿社的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的舉行,意味著籌備近一個月的蘇博志愿 者的組織——蘇州博物館志愿社正式成立。 蘇州博物館志愿社成員為 蘇州博物館的全體志愿者,志愿社由志愿者開展管理工作,并接受蘇 州博物館相關業務部門的領導, 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蘇州博物館提供志 愿服務,開展志愿工作者之間的學習、研討、交流、聯誼等活動,是 一個能夠充分發揮志愿者主觀能動性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