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二.教學目標:1.了解隨機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并能熟練地運用排列組合的知識解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問題;三.教學重點: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計算.四.教學過程:(一)主要知識:1.隨機事件概率的范圍 ;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計算公式 ;(二)主要方法:1.概率是對大量重復試驗來說存在的一種規律性,但對單次試驗而言,事件的發生是隨機的;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其中 是試驗中所有等可能出現的結果(基本事件)的個數, 是所研究事件 中所包含的等可能出現的結果(基本事件)個數,因此,正確區分并計算 的關鍵是抓住“等可能”,即 個基本事件及 個基本事件都必須是等可能的;(三)基礎訓練:1.下列事件中,是隨機事件的是(c)
(a)導體通電時,發熱; (b)拋一石塊,下落;
(c)擲一枚硬幣,出現正面; (d)在常溫下,焊錫融化。2.在10張獎券中,有4張有獎,從中任抽兩張,能中獎的概率為(c)3.6人隨意地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之間恰有二人的概率為( c )4.有 個數字,其中一半是奇數,一半是偶數,從中任取兩個數,則所取的兩個數之和為偶數的概率為(c)(四)例題分析:例1.袋中有紅、黃、白色球各一個,每次任取一個,有放回抽三次,計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三次顏色各不同;(2)三種顏色不全相同;(3)三次取出的球無紅色或無黃色;解:基本事件有 個,是等可能的,(1)記“三次顏色各不相同”為 , ;(2)記“三種顏色不全相同”為 , ;(3)記“三次取出的球無紅色或無黃色”為 , ;例2.將一枚骰子先后擲兩次,求所得的點數之和為6的概率。 解:擲兩次骰子共有36種基本事件,且等可能,其中點數之和為6的有 共5種,所以“所得點數和為6”的概率為 。例3.某產品中有7個正品,3個次品,每次取一只測試,取后不放回,直到3只次品全被測出為止,求經過5次測試,3只次品恰好全被測出的概率。解:“5次測試”相當于從10只產品中有序的取出5只產品,共有 種等可能的基本事件,“3只次品恰好全被測出”指5件中恰有3件次品,且第5件是次品,共有 種,所以所求的概率為 。例4.從男生和女生共36人的班級中任意選出2人去完成某項任務,這里任何人當選的機會都是相同的,如果選出的2人有相同性別的概率是 ,求這個班級中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 設此班有男生n人(n∈n,n≤36),則有女生(36-n)人, 從36人中選出有相同性別的2人,只有兩種可能,即2人全為男生,或2人全為女生. 從36人中選出有相同性別的2人,共有(cn2+c36-n2)種選法. 因此,從36人中選出2人,這2人有相同性別的概率為 依題意,有 = 經過化簡、整理,可以得到
隨機事件的概率
隨機事件(精選4篇)
隨機事件 篇1
課題: 25.1 隨機事件
教材分析本節課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概念,并用枚舉、實驗、小組討論等方法,逐步形成對隨機事件的特點及定義的理性認識,是一節“概率”的起始課。學生學會怎樣用觀察的方法去認識身邊隨機現象。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注重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對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意識的培養。本節課掌握得如何,直接關系“概率”整個知識體系的“堅實”性。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
、倮斫獗厝皇录⒉豢赡苁录、隨機事件的概念。②會根據經驗判斷一個簡單事件是屬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還是隨機事件。數學思考
、 經歷體驗、操作、觀察、歸納、總結的過程,發展學生從復雜的表象中,提煉出本質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趶氖录膶嶋H情形出發,會分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解決問題能根據隨機事件的特點,辨別哪些事件是隨機事件,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與他人的合作。情感態度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難點隨機事件的特點,判斷現實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隨機事件。
知識重點隨機事件概念的形成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口袋和小球(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欣賞(結合動畫欣賞)播放一段天氣預報, “天有不測風云”,這句話被引申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們不能事先判定這些事情是否會發生?但是隨著人們對事件發生可能性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許多偶然事件的發生也是有規律可循的。課題:隨機事件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隨機事件(優質課教案)
25.1 隨機事件
教材分析 本節課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概念,并用枚舉、實驗、小組討論等方法,逐步形成對隨機事件的特點及定義的理性認識,是一節“概率”的起始課。學生學會怎樣用觀察的方法去認識身邊隨機現象。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注重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對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意識的培養。 本節課掌握得如何,直接關系“概率”整個知識體系的“堅實”性。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①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概念。 ②會根據經驗判斷一個簡單事件是屬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還是隨機事件。 數學思考
① 經歷體驗、操作、觀察、歸納、總結的過程,發展學生從復雜的表象中,提煉出本質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②從事件的實際情形出發,會分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解決問題 能根據隨機事件的特點,辨別哪些事件是隨機事件,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與他人的合作。 情感態度 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難點 隨機事件的特點,判斷現實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隨機事件。
知識重點 隨機事件概念的形成
高一上冊《隨機事件和概率》導學設計
10.2.1隨機事件導學案(1)
【預習】自學《數學》第二冊課本155-157頁的內容.
【預習目標】初步了解確定性現象與隨機現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隨機事件.
【導引】
1.在一定條件下,某些現象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事先不能斷定出現哪種結果,這類現象稱為 .
2.在一定條件下,某些現象事先就能斷定發生或不發生,這類現象叫做 .
3.研究隨機現象,通常要進行觀察或試驗,這些觀察或試驗統稱為 .而試驗的每一種 的結果都是一個事件.在每次試驗中 ,這樣的隨機試驗的每一個可能的結果稱為基本事件.
4.在一定條件下, 的事件叫做隨機事件;在一定條件下, 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在一定條件下, 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25.1 隨機事件(省優質課的教案)
課題: 25.1 隨機事件
教材分析本節課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概念,并用枚舉、實驗、小組討論等方法,逐步形成對隨機事件的特點及定義的理性認識,是一節“概率”的起始課。學生學會怎樣用觀察的方法去認識身邊隨機現象。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注重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對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意識的培養。本節課掌握得如何,直接關系“概率”整個知識體系的“堅實”性。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
①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概念。②會根據經驗判斷一個簡單事件是屬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還是隨機事件。數學思考
① 經歷體驗、操作、觀察、歸納、總結的過程,發展學生從復雜的表象中,提煉出本質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②從事件的實際情形出發,會分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解決問題能根據隨機事件的特點,辨別哪些事件是隨機事件,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與他人的合作。情感態度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難點隨機事件的特點,判斷現實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隨機事件。
知識重點隨機事件概念的形成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口袋和小球(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欣賞(結合動畫欣賞)播放一段天氣預報, “天有不測風云”,這句話被引申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們不能事先判定這些事情是否會發生?但是隨著人們對事件發生可能性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許多偶然事件的發生也是有規律可循的。課題:隨機事件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