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列舉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狀況
過程與方法:結合宋明理學代表人物的經歷和淺顯的文字材料,幫助學生弄清理學的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援引一些對宋明理學評價的材料,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宋明理學的精神取向及其現實啟迪
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程朱理學基本內容。
難點:理解理學和心學的思想內涵;正確評價程朱理學和王陽明心學的歷史地位。
教學方法:材料分析法、對比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回顧歸納從春秋戰國到北宋之前儒學的發展過程。
形成——發展為大宗——“焚書坑儒”——復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一、三教合一(提問式一帶而過)
魏晉南北朝時:儒學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
隋唐時:儒、佛、道三足鼎立
教師:北宋時,儒家學者展開了復興儒學,抨擊佛道的活動
二、程朱理學
教師:通過學生閱讀課本,就理學的一些重要概念進行歸納簡析:
學生:
代表:程顥、程頤、朱熹
含義:以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
主要內涵:
1、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萬物只有一個天理。先理而后物。
2、“人倫者,天理也”。
3、天理就是道德規范的三綱五常
4、“存天理,滅人欲“
5、“格物致知”
評價:
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成為南宋以后長期居于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