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導游詞范文大全 篇1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在商周時期,四川地區建立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在今川西地區,由古蜀族為中心建立的蜀國;另一個是在今川東地區(包括今重慶市),由古巴族為中心建立的巴國。所以,四川地區古稱“巴蜀”。公元前320xx年,秦滅巴蜀,置巴蜀二郡,漢屬益州,唐屬劍南道及山南東、西等道,宋置川陜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總稱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設四川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轄區內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和云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清為四川省,并對川、滇、黔3省省界進行較大調整,基本確定了現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民國時期,今四川西部分治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劃歸四川。1997年將四川分為今重慶直轄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轄18個市,3個民族自治州。
城市化進程進展加快,但低于全國水平。四川的城市化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進入加速發展的階段,至20xx年底,四川共有32個城市,其中副省級城市1個、地級市17個、縣級市14個,全省人口城鎮化率為35.6%,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城市和建制鎮的等級規模變化較大,除成都、自貢、攀枝花、綿陽、德陽等中心城市進一步做大做強外,城鎮化率超過30%的還有遂寧、樂山、內江等市。逐步形成了以成都為特大城市,綿陽、攀枝花、德陽、自貢等大城市,廣元、遂寧、達州等中等城市,廣漢、江油、閬中等小城市4個層次的城市體系格局。
盡管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城市規模體系不完善。在32個城市中,200萬人以上的城市有1個,其余以中小城市居多。城市規模在100萬人~200萬人、50萬人~100萬人檔次的城市缺乏或不足,形成明顯的斷層效應。城市空間分布體系也不甚合理,城市布局明顯東多西少,東部占全省城市數的93.75%,東部地區和重慶地區一起構成中國西部城市群最密集的地區,也是中國僅次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的第四大城市群地區。四川西部只有攀枝花和西昌2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