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分數學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等分是生活中的一個數學活動,探索性強。小朋友喜歡自己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也常常因分得不公平找老師幫忙。本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能動性,讓幼兒自主探索對不同形狀物體進行二等分的方法,在新要求與舊經驗的交織中,獲得發展。
活動目的:
1、學習把一個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
2、引導幼兒運用二等分知識,合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3、發展幼兒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將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
2、難點:嘗試多種分法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3、關鍵性語言;可以用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數法等對物體進行二等分。
活動準備:
材料紙:圓形、正方形、梯形形、長方形等;毛塑料繩、吸管、剪刀、筆;一瓶水、量杯等。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課題《狐貍分餅》(邊講邊演示)
教師提問:“假如請你幫忙,你會分嗎?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塊面包?”
2、教師提供圓形紙,引導幼兒想辦法把它分成一樣大的兩份。
“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樣證明你分的兩份是一樣大的呢?”教師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加以證明。
3、驗證(我們驗證一下,是否一樣大,剪開,重疊,所有的邊所有的角完全重合,說明它們一樣大。)
教師小結:通過先對折再剪的方法,我們把圓形分成了大小一樣的兩部分,這就是二等分。
3、探索發現:如果小笨鼠撿到的是正方形的餅干,可以怎么分呢?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