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下午,媽媽和我手牽著手,走在高山街的櫻花樹下。忽然,從櫻花叢里傳來了“咕咕咕,啊啊啊……”的叫聲。尋聲望去,原來是三醫院邊的寵物店里,有幾只小鸚鵡正在學習說話呢!看見它們萌萌的樣子,不禁勾起了我一段傷心的回憶。
記得去年國慶節,爺爺給我帶回來兩只小鸚鵡。你瞧,這只母鸚鵡穿著金黃金黃的晚禮長裙,好似一位高貴的公主,我叫它“黃莎”。那只公的呢,傳著一身墨綠色的燕尾服,活像一位優雅的紳士,它叫“波奇”。我讓它們倆住在一個高高的、大大的橢圓形鳥籠子里,給它們足夠的飛翔空間。
每天我放學回家,都會迫不及待地跑到鳥籠前,給它們送去最美味的鳥食。它們吃幾口,“咕咕咕”叫幾聲;再吃幾口,又“咕咕咕”叫幾聲……好像在說:“真好吃呀!太美味了!太美味了!”我貼心地給它們送去一杯干干凈凈的清水。它們輕輕地把鸚鉤嘴伸進杯子里,盡情地享受餐后飲品,時不時伸伸脖子,時不時抖落抖落羽毛。看著它們享受的樣子,我樂得呵呵直笑。
爺爺告訴我,如果我有耐心,可以教會它們說話呢!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它們成為口齒伶俐的聰明鸚鵡寶貝兒。
“你好!你好……”
“歡迎!歡迎……”
“再見!再見……”
“你吃了嗎?我吃過了……”
我每天堅持一句一句地教黃莎和波奇練習說話,不下五十遍。可是這兩只鸚鵡卻只傻傻地望著我,扇動著翅膀:“咕咕!咕咕咕……”直叫喚。